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幼儿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及方法幼儿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及方法 摘要:在幼儿园阶段的教育中,德育教育越来越受到老师的重视。老师应从自身的专业素养入手,通过自身的示范和影响为幼儿树立正确的道德模范,并通过一系列教学手段增加幼儿的思想道德建设,使幼儿能够意识到良好行为习惯的魅力并主动养成。本文探讨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以及在幼儿园阶段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渗透德育教育。 关键词:幼儿教育;德育教育;教学实践 幼儿教育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德育教育,一种是智育教育,由于智育教育的考核比较常见,所以不少老师只注重幼儿的智育教育,也就是在幼儿园阶段的教学中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之后的学习降低难度。但事实上,幼儿的德育教育同样重要,道德意识的初养成和道德水平的培育却是塑造幼儿完整人格的基础,也是社会上要求的全面进展的人才必须具备的素养之一。笔者结合自己在幼儿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经验,提出以下几种能够切实培育幼儿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的方法: 一、重视情境创设,通过感情的熏陶提高幼儿的道德意识 德育教育的情境创设,就是利用气氛、图片、视频或是老师的言语进行情境的创设,为幼儿增加对于思想道德的认识制造适宜的环境,使幼儿在情境中感知到情感的熏陶,并尝试通过自己的行为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 例如,在一次活动中有个小朋友不小心摔倒了,其他人赶忙把他扶了起来 ,就此,笔者在课上着重表扬了扶起小朋友的几个孩子,使幼儿意识到这种行为能够得到老师的表扬,是一种好的行为,他们便会在之后的学习或生活中模仿这种行为。单纯的夸奖难以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情绪,于是,笔者从幼儿较为感兴趣的影像资料出发,在班上为幼儿播放良好行为和不佳行为的示例以及各种行为可能产生的结果,使幼儿对于道德行为有一个具体的认知,从而避开不佳行为所带来的结果。这能通过直观的影像资料使幼儿仿佛身临其境,从而产生情感体验,并促进幼儿在生活中实行积极的行为。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幼儿的道德水平 幼儿对于老师单纯的讲授不感兴趣,而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落实到幼儿的行为和表现中,因此,老师可以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入手,使幼儿在真实的活动中感受到老师的教育,并在同他人的交往中感知道德水平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意义。 例如,笔者曾经带领幼儿前往了最近的敬老院,幼儿在见到老院的老人时会拿出自己对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