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与对策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与对策 摘 要:幼儿教育对于开发儿童智力、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然而,过于小学化倾向的幼儿园教育却使得幼儿的智力健康和身心健康都受到了损害,不利于幼儿的长远进展。本文主要从目前幼儿教育中的“小学化”现状出发进行深化分析,讨论和探讨了新时期背景下我国幼儿教育摆脱此种进展现状的有效教学对策。 关键词:幼儿教育 小学化 现状 对策 幼儿教育“小学化”主要是指在幼儿教育教学中,忽视幼儿本身的身心进展规律,将幼儿当作小学生来进行教学的一种误差性教育现象。现阶段,我国许多幼儿教育中“小学化”现状严重,主要表现在忽视幼儿自身进展特点、课堂教学取代游戏以及老师经验不足等多个方面,整体教育效果不佳。本文结合实际,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具体表现,背后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都做出了相应的分析。[1]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具体表现 1.课程设置不合理,在教学内容上片面的追求知识的数量和难度 对于只有几岁的幼儿园小朋友来说,根本就不具有独立生活和学习的能力 。但是 “小学化”的幼儿教育,却将重点放在了学习上,将幼儿园的学习课程设置得难度过高,完全忽视了幼儿园生活该有的欢乐。例如在部分幼儿园中,幼儿除了每天上下午必要的教育活动之外,还要参加“珠脑速算”、英语、钢琴、绘画等各种兴趣班,可以说从早上走入幼儿园的那一刻起幼儿就已经失去了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这与幼儿活泼的天性毫无疑问是背道而驰的,导致幼儿因过度学习始终处于一种疲劳的状态,对于其长期进展也是有害无利。 2.忽视幼儿主动性,在教学组织上以课堂教学取代游戏教学 幼儿教育通常采纳游戏的方式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带动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开发智力,进行知识的学习。这样一个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充分考虑到了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对幼儿的成长是有益的。而小学化的幼儿教学则采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纳课堂教学的方法进行,要求幼儿规规矩矩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一言不发地听老师讲课。这种教学组织形式虽然有助于幼儿掌握更多的知识,却抑制了幼儿的主动性,也就意味着孩子天真的本性和活泼的性格,以及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对大千世界的疑问好奇统统都受到了打击。这显然不利于开发幼儿的制造性思维,对于幼儿性格的塑造也有非常消极的影响。 3.重结果而略过程 小学化的幼儿教育还有一个表现就是过于重视教学的结果,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