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建立健全保障机制抓实抓牢课题讨论建立健全保障机制抓实抓牢课题讨论 时下,课题讨论的现状着实让人担忧。有的课题在申报阶段,老师都信心百倍,大有不搞出名堂誓不罢休的势头,可真正付诸讨论时,却是你推我让、能躲则躲,导致课题讨论无果而终;有的是因为课题讨论成员多数不懂课题讨论的基本操作范式,走了太多弯路,使课题讨论浮于表面而无实质性成果;有的是把课题讨论当成个人成名、职称晋升的敲门砖,缺少脚踏实地的板凳功夫,下载、拼凑、查字数、凑页数,只为获得一纸结题证书……学校及各级教科研部门只有拿出硬机制,亮出真管理,全力督促课题组各成员,踏踏实实分析,认仔细真实践,做到真出成果,出真成果,才能让课题讨论真正促进教学与质量的提升。 一、打造课题成员准入机制,让讨论在人力保障中推动 课题讨论是一项周期相对较长的立体化工作,它离不开专业理论的有力支撑,更离不开一支科研能力强的课题讨论队伍。要想真正提升课题讨论的质量,就必须设置一定的准入门槛,精心选择课题组成员,绝不能让一些不懂讨论的人进入课题组。 一是坚持持证进组制度,持有课题讨论培训合格证书的老师才有资格成为课题组成员。教科研机构可以定期组织与课题讨论相关的理论、操作方法等方面的专题培训,鼓舞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讨论课题。培训活动结束后,主管部门可通过理论监测、操作技能陈述等方式,对参加培训的老师进行质性考核,依据最终考核结果颁发培训合格证书。持有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才能进入课题组,因为他们熟悉课题讨论的操作流程,能尽快地进入角色,参加、开展相应的活动。 二是坚持答辩竞争进组制度。待学校确定课题讨论内容及大致的讨论方向后,可以设计数个与课题讨论内容相关的问题,通过抽签的方式,供有意参加课题讨论的老师选择,让其做如何操作等针对性阐述,学校视其表现情况决定能否进入课题组。再就是课题组人员要定期更换,及时剔除那些讨论不积极、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态度不端正的成员,由能力出众、工作积极主动的老师接替。通过构建课题组成员准入及能进能出的管理机制,在为课题讨论提供人力资源支持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课题组成员的讨论积极性,尽可能地消除课题讨论“零反应”“你吹我不打”等现象的发生。 二、构建课题与教学双赢机制,让讨论在教育教学中推动 教育管理、课堂教学等一系列工作必须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升教学质量为根本目标,课题讨论更应如此。要想使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