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河北省环境教育实施的法律保障机制论河北省环境教育实施的法律保障机制 【摘要】目前我省的环境教育尚处于进展阶段,但大多数都是在已有的学科中进行渗透教育,还没有形成统一的、专门的环境教育体系。为了对环境教育进行科学的推动,可以减少环境教育工作中的盲目性,从而促进环境教育工作的迅速进展,我省需要构建环境教育实施的法律保障机制,主要包括环境教育的参加机制、内容遴选机制、政府推动机制、评价机制,这些保障机制能起到促进环境教育进展的作用。 【关键词】环境教育,法律保障,机制 环境教育是借助于教育手段使人们认识环境、了解环境问题,获得治理环境污染和防止新的环境问题产生知识和技能,并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上树立正确的态度,以便通过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保护人类环境。澳大利亚教育家亚瑟·卢卡斯认为:环境教育是关于环境的教育,在环境中的教育和为了环境的教育。而环境教育立法作为促进环境教育进展的重要途径,已经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关注。环境教育立法独特的环境视角和提倡的新人道主义与新生态伦理,为世人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反思现代教育体系的平台。但我国及河北省生态与社会的可持续进展任重道远,教育变革要为可持续进展提供支撑与保障,环境教育不但应受到重视,而且应该实行更为先进的环境教育法律实施机制以促进生态文明在中国的实现,综合国内外已有的环境教育立法实践,我省环境教育实施的法律机制应该包括环境教育参加机制、环境教育内容遴选机制、环境教育推动机制等。 一、以普通公众为核心的环境教育参加机制 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的基本手段之一,既不同于部门教育又不同于行业教育。环境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对公众环境意识的培育和提高,它不仅是环境保护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保护环境、热爱环境、建设环境、提高全民族环境意识,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之一。也就是说,环境教育不仅仅是课堂内的知识教育,需要走出学校,把真实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作为环境教育的场所和教材,并注重价值观和行为的教育。通过这样的环境教育,使学生成为言行一致、对环境负责的人,从而在根本上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 可见,一方面学校的环境教育对人类整体环境意识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在环境教育立法中要尤其重视。学生是未来的决策者,而且学生是最有可能直接影响父母和家庭参加环保、提高环境意识的动力源。如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