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建筑风格浅谈汉代建筑浅谈摘要:汉代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第一个高峰。此时高台建筑减少,多屋楼阁大量增加,庭院式的布局已基本定型,并和当时的政治、经济、宗法、礼制等制度密切结合, 足以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要- —中国建筑体系已大致形成。关键词: 城市建设汉代木构建筑组合式建筑楼阁陵墓经过西汉初年的休养生息, 华夏大地又重现了往日的安宁与欢笑- —中国自此进入了一个相对长的繁荣时期。因为国家统一, 社会安定 , 此时科技文化得到迅速发展,《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的编著, 造纸术、地动仪的发明,以及天文、历法、医学等一系列的成就奠定了当时中国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 汉朝疆域也是扩张到空前的辽阔,势力甚至也伸展至中亚; 汉朝与周围许多国家有着广泛的交往,通过丝绸之路从西域引进了乐器、舞蹈、杂技、雕刻、佛教、良马和农作物,而汉朝的丝绸、漆器、铸铁术、凿井术、农业灌溉技术也传到了西域。汉朝的空前的强盛,使中国人几乎和汉人划上了等号,从此”汉字,汉族”的称谓就沿用至今;汉朝的辉煌,足可以和伟大的唐朝相比,故现今人们常以“汉唐盛世”并称.两汉时期可谓中国建筑青年时期, 建筑事业极为活跃 , 史籍中关于建筑之记载颇丰,建筑组合和结构处理上日臻完善, 并直接影响了中国两千年来民族建筑的发展。然而由于年代久远,至今没有发现一座汉代木构建筑.但这时期建筑形象的资料却非常丰富,汉代屋墓的外廊或是庙堂、外门、墓内庞大的石往、斗拱、都是对木构建筑局部的真实模拟,寺庙和陵墓前的石阙都是忠实于木构建筑外形雕刻的,它们表示出木结构的一些构造细节。但这些“准实例”唯一的不足之处是无法显示室内或内部构造。但大量的汉代画像砖,画像石和明器 , 对真实建筑的形象、室内布置、以及建筑组群布局等方面都作出形象具体的补充。根据这些,人们对汉代建筑的认识才充实丰富起来。 (明器,即冥器。活着的人相信死去的人灵魂不灭,将在另一个世界重生,因而把他生前用过或喜欢的东西仿制出来埋在墓里 .) 西汉仍盛行高台建筑,很少发现西汉时期的陶楼,故西汉时期时期的高层建筑还未大量兴起。东汉时期各地建高楼,中国木结构体系已初步形成。一.汉代城市建设汉长安城遗址位于西安龙首塬北坡的渭河南岸汉城乡一带,距今西安城西北约5公里 . 其作为都城的历史近350 年,实际使用年代近800 年,是中国古代最负盛名的都城,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繁华的国际性大都市。公元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