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刘恒亲自服侍母亲吃药而且自己先尝本文导读:代王即位后, 公元前 180 年,高后吕雉病死, 遵照吕雉的嘱咐,吕产、吕禄各自住在北军和南军不敢离开,他们聚兵长安,妄图发动政变,夺取帝位。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下,刘姓宗室集团和功臣集团结成联盟,共同诛灭诸吕。齐王刘襄发难于外,周勃夺取北军于内,杀尽诸吕的所有男女成员,史称 “周勃安刘 ”。诸吕被灭后,有人提议立齐王刘襄为皇帝,他不仅是高祖刘邦的长孙,又有首先起兵反诸吕之功。但因为齐王的母舅家族势力比较强大,大臣们害怕再来一个吕氏专权,所以被否决了。淮南王刘长也因“家母恶 ”被否决。周勃和陈平主张立代王刘恒,“代王方今高祖亲子,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且立长固顺,以仁孝闻于天下。”这是众人能接受的唯一方案,得到了赞同,于是派人去请代王。代王刘恒见到迎请的使者后,颇为犹豫,又请母亲薄太后给拿主意。薄氏不肯轻易让儿子去冒险。母子决定先让薄氏的兄弟薄昭到长安去见太尉周勃。周勃向薄昭讲明大臣们立刘恒为皇帝的真意后,刘恒这才启程进京。尽孝之举母亲生病文帝尽心服侍网络配图对于《二十四孝》的第二则故事,姚淦铭做出了这样的解读:西汉文帝刘恒,在位时间为公元前179 年至公元前157年,其实他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个儿子,而不是文中所说的“三子 ”。他最初被封为代王,代国辖区在今河北、内蒙古交界以及山西东北部。周勃、陈平等在诸吕之乱平定之后,经群臣之议,迎立其为帝。即位后重本抑末,兴修水利,农业生产有较大发展。又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驻兵北方,移民屯田筑城,增加粮食储备,加强北方防御力量,为全面反击匈奴做了准备。文帝的生母是薄姬,即后来的薄太后。汉文帝奉养母亲毫不懈怠。 母亲曾经生病三年,文帝晚上不合眼, 也就是 “目不交睫 ”,不解衣带,尽心服侍母亲。母亲喝的汤药,不是自己亲口尝过,就不进献给她。文帝的仁孝传闻于天下。今天来看,虽然这些历史的记载不免有夸大阿谀之处,但是他的孝行确实被人们一代代认可了。如果对照《孝经》来解读此故事,作为文帝,如《孝经? 天子章》 所说的, 他尽到了一个 “天子之孝 ”。“文景之治 ”,是历史上有名的治世, 其中从文帝来说, 可谓 “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他由对亲人的孝、爱、敬,又延伸到对百姓的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自己成为一个榜样,也教育了百官与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