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曾经有人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暂且不说这种说法究竟是不是真理?但从一定程度上至少说明“行为习惯”和“性格命运”的关系及其重要。当然,行为习惯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好的养成了,一辈子受用。不好的养成了,一辈子吃亏。“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培养孩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是学校和家庭、老师和亲人共同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老师方面,今天我就少说一些,在请各位谅解的同时也请各位相信,除尽心尽力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外,在培养孩子日常行为习惯方面,老师一定会努力按照学校的要求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抓好孩子这方面的培养教育。和家长们有这种机会的时间毕竟不是很多,愿借今天这样的机会,就一年级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主要从三个方面与家长们作个交流。一、什么是养成教育及其重要性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的目的是通过有效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克服不良行为,使学生能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学会做人。那么,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到底有多重要呢?有这样一个故事和大家分享:公交车上来一老一少两位女士在抢座位,少女得胜,老者不服,连连质问:你家有没有老人?你会不会老啊?一点教养都没有。少女倒不脸红,不慌不忙反唇相讥:老了在家呆着,别到外面碍事.众人聆听无语。一位略胖但无表情的售票员安坐不动,不去劝解,只评价一句:中国人的素质就这么差。这时,汽车突然点不上火,发动不了。司机喊:赶紧推车,售票员便招呼大家下去推车。可有座的怕丢了座自然不动,没座的怕站不着好位置也不下车,售票员便边推边嚷:现在人的素质怎么这样,不推谁都别想走.一位知识分子模样的乘客心有不服,跟人嘀咕:这帮人出车前也不知道检查一下车况,耽误别人时间,也太没职业道德了。车终于走了,大伙总算歇了口气,不料那售票员又开始抱怨了:这破车三天两头出毛病,也不知道是怎么造出来的,工人的素质也太差了。到底谁的素质差?为什么素质差?动一动嘴皮子是很容易的,如果一个民族不是积极建设,而是不停的抱怨,其危害相当大。试想一下,如果我们都养成了在车上主动给老人让座,遇到困难,齐心协力,共同克服,对工作认真负责,多为他人着想的良好品质,还会有这么多的抱怨吗?所以,加强养成教育,不仅是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更关键的是,养成教育抓对了、抓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