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简述汽电子技术的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解:可以分为3 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 1960~1975 年)晶体管收音机、点火装置、交流发电机等特点:采用晶体管集成电路,大量采用分离元件的模拟电子线路,控制器体积较大,有多达上千个元件,并且可靠性较差,开始代替传统机械控制装置。第二阶段 (1975 ~1985 年)微处理器数字集成电路大规模被采用,形成汽车上各专用独立的控制系统,例如:EFI、ABS 、SRS、ECT、CCS 等但是这些系统都是各自独立运行。第三阶段( 1985 ~现在)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控制器局域网(CAN)总线技术被很好地采用,进一步提高电子控制器性能、缩小体积、减轻重量。在汽车发动机、底盘、车身三个方面发展集成、综合控制系统。例如有4WS、 ASR、ESP、EDS、EBD 、ACC 、EPS 等2、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分为哪几类?解:有 4 类发动机控制系统、车身控制系统、车辆底盘控制系统、汽车娱乐通信多媒体控制系统。3、什么是灵敏度、分辨率、线性度、迟滞?灵敏度:装置稳态时传感器输出量与输入量之比。分辨率:在规定的测量范围内能够检测出的最小的变化值。线性度: 在规定条件下, 传感器校准曲线与拟合直线间的最大偏差与满量程输出值的百分比称为线性度或非线性误差。迟滞:在相同的工作条件下,传感器的正行程与反行程特性的不一致程度。4、什么是磁电效应、霍尔效应、压电效应、光电效应和热电效应?(1)磁电效应: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N 匝线圈在磁场中运动,切割磁力线(或线圈所在磁场的磁通变化)时,线圈中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取决于穿过线圈的磁通的变化率。(2) 霍尔效应 : 半导体或金属薄片置于磁场中,当有电流 (与磁场垂直的薄片平面方向)流过时,在垂直于磁场和电流的方向上产生电动势,这种现象称为霍耳效应。(3) 压电效应;对某些电介质沿着一定方向加力而使其变形时,在一定表面上产生电荷,当外力撤除后, 又恢复到不带电状态,这种现象称为正压电效应。在电介质的极化方向施加电场,电介质会在一定方向上产生机械变形或机械压力,当外电场去除后,变形或应力随之消失,此现象称为逆压电效应。(4)光电效应:当光线照射物体时,可看作一串具有能量E 的光子轰击物体,如果光子的能量足够大, 物质内部电子吸收光子能量后,摆脱内部力的约束,发生相应电效应的物理现象,称为光电效应。(5)热点效应:将两种不同性质的金属导体A、B 接成一个闭合回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