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工程系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发展规划(2014-2018)常 德 职 业 技 术 学 院2014 年 9 月依据《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的意见》(常职院[2011]1 号)、《常德职业技术学院专题会议纪要》(2014 第 8 次)、《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各系 (中心)编制专业建设发展规划的通知》(常职办[2014]3 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汽车工程系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划。一、 建设现状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新的专业名称目录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更名为汽车运用与维修,本专业近三年招生情况为:2012 年三年大专 73 人,五年高职 47 人,合计 120 人;2013 年三年大专 105 人,五年高职 57 人,合计 162 人; 2014 年三年大专 51 人,五年高职 55 人,合计 106 人。(一)主要成效 1 、校企深度合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东亚模式”。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早在2004 年就开始与常德一类维修企业常德东亚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合作, 从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课程体系的构建、 教学资源的配置等方面进行了深层次的大胆创新和改革。校企双方共同投入教学资源, 共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共同开发课程体系, 共同承担教学任务, 把学生在校的理论学习、 专业技能训练与企业顶岗实训有机结合起来, 形成了独特的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的“东亚模式”,被省教育厅领导誉为“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真正彻底改革的专业”。2、深化内涵,创新了人才培养方案。为进一步深化东亚模式内涵, 发挥校企一体化育人的专业特色, 2013 年 1 月启动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活动。 在调研的基础上, 通过多次与常德东亚公司集体讨论,形成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为提高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职业素养,在第一学年引入《汽车结构与拆装》课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 系制定了该课程的教学标准,组织公开课,邀请学院教学督导团听课评课, 督导团听课后一致评价认为这种改革模式非常好,是真正体现了理实一体的职教特色。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13 级开展了汽车发动机拆装竞赛,为打造汽车维修行业精英,培养技能竞赛选手,11 月启动了职业能力拓展班业余时间免费培训。为进一步完善 2014 级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改革,今年春节放假期间,组织了全体专业课教师到长沙、株洲、湘潭调研了汽车产业的发展状况,3 月到同德职业学院就汽车专业建设进行了交流学习。3、重构课程体系,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根据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