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专业名称、修业年限、授予学位、最低学分要求专业代码: 050261;专业名称:翻译;修业年限: 3-7年;授予学位:文学学士;最低学分要求:170 学分。二、专业简介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专业2008 年获教育部批准,2009 年开始招生。本专业师资队伍结构合理,软硬件设施齐全,拥有多个双语平行语料库,各种CAT软件,建有笔译实验室和口译实验室。本专业以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为依托主干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英汉双语转换能力,强化专业翻译技能培养,力求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翻译实践能力。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以中原文化翻译和机助翻译教育教学为特色的本科专业。翻译专业毕业生基础厚重,专业扎实,不仅应拥有娴熟的英汉互译技能、了解翻译的职业特点,同时能够运用常见的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进行翻译,能够按照国际、国内通行的翻译职业规范从事口译或笔译实践活动。三、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和专业知识与能力的通用型翻译专业人才,毕业生应具有扎实的双语基础、丰富的百科知识、较高的跨文化交际素养、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了解中外社会文化,熟悉翻译基础理论,掌握多种文体笔译技能和口译技能,能熟练运用翻译工具,了解翻译及其相关行业运作流程,并具备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工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毕业生能够胜任各种机构(部门)的实用类文本和一般难度的科技文本的翻译、交替传译、涉外交际等工作。四、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外国语言文学知识、国别与区域知识,熟悉中国语言文化知识,了解相关专业知识及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形成跨学科知识结构;2. 双语语言知识与能力,包括英语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汉语知识与写作能力,双语演讲与辩论能力,语言学习与运用能力;3. 翻译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能力,包括口笔译技能、口笔译理论、以及译者综合素质;4. 翻译需要的相关知识与人文素养,相关知识包括英语国家概况、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学基本知识、外国文学基本知识、计算机与网络应用、职业道德与相关职业知识;人文素养包括政治思想素养、创新思维、中外文化素养、团队合作精神等。5. 外语运用能力、文学赏析能力、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一定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