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彭旭:被误解的抑郁症彭旭:被误解的抑郁症 贾方方 采访对象: 彭旭,北京安忻睡眠门诊医疗主任,精神科副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从事精神卫生、心理治疗工作近 20 年,北京心理健康服务促进会常务副会长。 心理标签: 真正的爱是建立在了解基础上的。学习和认识抑郁,培育科学理性的同理心,我们才能够助人助己,走出抑郁,拥抱幸福。 从事精神卫生、心理治疗工作近 20 年,我从没想过自己遇到最多的问题会是抑郁。不过,认真想想,这似乎也是一种必定。 当今社会,工作节奏快,生活压力大,人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下,很容易产生抑郁问题。轻则情绪低落、兴趣下降,重则食欲不振、睡眠困难,甚至危及生命。20XX 年,《柳叶刀》公布了一组数据:在中国,每十几个人里就有一个人是抑郁症或者潜在的抑郁症患者,可见抑郁离我们有多近。 庆幸的是,随着心理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抑郁,也对抑郁症有所了解。但不得不说,这其中仍存在很多误区,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困扰。今日,我就和大家聊聊抑郁那些事,帮助大家走出误区,看清抑郁,疗愈自己,也帮助他人。 打破误区,重新认识抑郁 提到抑郁,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我想很多人的答案会是抑郁症。心情不好,情绪低落,什么都不想干,于是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抑郁症。上网找几个心理测试,反复测试后,更加坚信自己中招了,随即陷入焦虑和恐慌。这是一个很常见的误区,以为抑郁情绪就是抑郁症。其实,抑郁情绪≠抑郁症。 抑郁情绪和抑郁症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有 3 种核心感受,即“三低”:心境低落,心里很压抑,快乐不起来;兴趣降低,原来喜爱的事现在怎么都喜爱不起来;精力降低,体力不支,心有余而力不足。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两者也有很多不同:表现上,抑郁情绪的症状少一些,程度轻一些,持续的时间也比较短。而抑郁症则症状更多,程度更严重。诊断上,根据前面 3 个核心感受,自己就可以判定是否有抑郁情绪。而抑郁症则必须由权威的精神科医生进行临床诊断,而非做几个测试就可以推断。成因上,抑郁情绪的出现多是外界原因,比如失业、分手。而抑郁症则是生理因素,是身体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所导致的。所以,前者是心理问题,后者是生理疾病。也因此,前者只做心理治疗即可,后者则需要药物介入。而且,抑郁症有周期性,会反复发作。一些抑郁症患者治好后,过了一阵子又犯了,就是这个道理。而有抑郁情绪的人,事情解决或者难关渡过,也就恢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