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患者的心理干预 慢性肾功能不全分哪 5 期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患者的心理干预 慢性肾功能不全分哪 5 期 【摘 要】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患者心理干预的护理体会。方法 我们实行疏导、倾听、解释等心理干预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结果 患者能够接受患病的事实,勇敢面对疾病。同意主动与护士沟通、沟通并进行力所能及的日常生理活动。结论 了解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患者的心理状况,护理人员及时准确地治疗和护理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使其较好的配合治疗,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心理干预 随着当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因素在一些疾病的发生、进展和预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是肾脏病的终末期,此病临床表现十分复杂,病情变化快,常可累及全身各系统,病死率较高。由于躯体疾病导致心灵上的脆弱,常造成患者情绪不稳定,而不良的情绪反应将影响治疗效果,甚至使病情恶化。选择 20XX 年 3 月~20XX 年 3 月经临床确诊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患者 32 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悲观、否认、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我们在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反应实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 32 例患者,男性 20 例,女性 12 例;年龄 18~69 岁,平均年龄(43.58±13.81)岁。3 例否认自己患有尿毒症,7 例有孤独感,10 例出现依赖感。32 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恐惧与焦虑。 2 心理分析及心理干预措施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2.1 心理分析由于患者无自觉症状,发现自己得了尿毒症后难以接受,否认患病事实。入院后病区环境也让患者产生不自由、被约束的感觉。加之同病房个别相同疾病患者的死亡,更加重患者的恐惧,表现为烦躁、少语、情绪悲观等。疗效不明显时,预感治疗无望拒绝沟通合作。 2.2 心理干预措施 2.2.1 帮助患者转化角色,正确对待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 50%以上是由慢性肾小球肾炎进展而来。这部分病人常有肾炎病史及慢性疾病过程。个别病人可能因为起病隐匿,初始未予发现,来就诊时即为尿毒症。针对其否认行为,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尽快转变角色,使他们正视疾病,重视疾病,从而配合治疗。对于角色强化的患者,护理人员应鼓舞和指导患者进行力所能及的日常生理活动,树立自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