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我教学生记词语我教学生记词语 【摘 要】在高考语文复习过程中,识记现代汉字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本文陈述了自己在指导学生复习备考中的一些有效方法:如从字的本义上区别;从字形上区别;从成语故事入手;易错字集中,编成诗句。 【关键词】高考 汉字 本义 字形 成语 随着 20XX 年的高考的结束,新一批的高三老师和学子们就正式开始了高考前的复习备考了。对于语文高考来说,第一轮复习的重点一般在教材知识梳理,包括落实字词、背诵、文学常识,并将部分课文转化为作文素材进行充实和记忆。其中“识记现代汉字字形”就是作为能力等级为 A 的基本能力考查,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分值 3 分,考查对象包括常见字、常用字、常混字,还包括课文中出现的、报刊上出现的容易读错的汉字,字形题设计的范围太广,复习难度比较大。同时语文是高考的第一场,作为选择题的第二题,这个题的准确把握对于考生考试心情的影响之大可想而知。而且在湖北这个高考大省,一分压倒的数以百计,何况 3 分,对于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讲,又是一个等级了,怎能轻易放弃? 我在刚教高中语文时,“识记汉字字形”这个题目学生得分也不是很高,虽然我也印制了很多专题卷,带领大家读记背,但是效果不好,我在后来的教学中想了很多的小办法,希望对大家在今后这一板块的复习中有所帮助。 老师和学生手上都有很多复习资料,上面总结了不少常见字、常混字和常考字,我把这些字进行了一个归类和区别。 一、从字的本义上区别。 如“提纲挈领”,很多同学都会写成“题纲切领”尤其是在写写作提纲时更是提笔就写“题纲”,“纲”的本意是“渔网两头总在一起的绳子”,提纲挈领的意思是“提网之纲,挈衣之领”,比方抓住事物的要领,两个都是与手有关的,一个提手旁,一个是“手”字底。 再如:“文过饰非”很多同学写做“闻过饰非”并想当然理解为“听到自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己的过错就马上来掩饰”。其实这里的“文过”和“饰非”是两个并行的动宾短语,都是指掩饰自己的错误。 再如:“大有裨益”和“稗官野史”中的“裨”和“稗”学生容易混淆。关于“稗官野史”《辞海》中有:“细米为稗,街头巷尾说,其细碎为言也。王者欲知闾巷风俗,故立稗官,使称说之。”稗官就是古代给帝王述说街谈巷议、风俗故事的小官。官职不大,像稗子一样,稗子是田里的杂草。理解到这里,稗官野史的“稗”用“禾”字旁就很好记住了。而“大有裨益”中的“裨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