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主要做法与成效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和自身建设,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也是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为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正在稳步向深层次推进。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国务院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2001年全面部署了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成立了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了对全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指导。2008年8月,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提出了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和具体工作要求。自2001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部署和领导下,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扎实稳步推进,先后分五批取消和调整了各部门审批项目。我市对照国务院、省政府各部门取消和调整的审批项目,对市本级行政审批工作从审批部门、审批对象、审批依据、审批内容等方面进行全面核对和相应处理,共进行了六次大范围的改革调整,共取消、下放、转移、调整行政审批事项1283项。目前,共有67个市级管理和垂直管理部门、单位的行政审批事项366项,拆分为子项目2200多项,具有行政职权的便民服务事项255项,各有关部门已建立并不断健全行政审批的运行、管理和监督机制,制定和完善有关规章制度,改进和规范了行政审批工作。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了一系列改革探索和实践,实现了从集中受理到集中审批的转变,建立了相对集中统一的市级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中心,行政审批工作进一步规范、公开、透明,行政效能显著提高,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和明显实效。我国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攻坚任务艰巨,对外开放面临新形势。这对加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深入第1页共7页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加快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和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扎实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新的实效,对于努力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效能政府意义重大。(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科学的行政审批阻碍了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充分发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把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健全和完善市场机制、监测市场运行状况、清除市场机制运行障碍、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上来。要通过建立科学高效的行政审批制度,推进管理体制的创新,摆脱政府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务性工作束缚,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把主要精力真正转移到研究政策、制定规划、依法监管、公共服务上来,从而真正激发市场活力,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与国际规则接轨的迫切需要。我国已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各项规则操作要求公开公正透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为各个成员国之间的经贸关系确立了一系列法律框架,以此来保障各成员国在国际贸易中公平自由竞争。市场平等准入、非歧视性、互惠和自由贸易的原则,要求我国行政审批制度与国际接轨,改变那些过时的、不合理的审批制度,努力形成透明、公开、公平、法治化的行政审批制度。必须通过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充分利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走出去营造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三)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产业发展和应对金融危机的必然要求。培育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扶持各济济组织壮大发展过程中,作为政府监管的重要手段,原有行政审批名目众多,程序繁琐,操作过程不公开、不透明,行政运行成本高,当事人不明白、搞不清,且极容易产生权钱交易的腐败行为,从一定意义上说已严重影响了行业的投资环境和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