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戴明思想数字化目标管理分析 来源于西方管理学的目标管理理论和思想,近年来也成为国内很多企业谋求进展的一个工具。在日常经营中,企业往往从上向下制定了明确的数字化目标体系以保证总体目标的实现。这一管理思想和工具的普遍化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也源于这一思想表面上的易于理解和现实中的易于操作。但反观诸多企业,往往是实现了“数字”却没有实现“目标”,即使完成了数字化目标也未能实现战略目标。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准确把握目标管理的内涵,尤其需要正确合理地运用数字化的目标体系,而管理学大师戴明(w.edwardsDeming)提出了很多有关目标管理的论述,本文将基于此来分析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地看待和运用数字化目标。 一、数字化目标体系对企业系统的割裂 目标管理本身只是一种管理思想,强调的核心是目标的引领作用和激励作用,强调当组织高层设定了一关键词:戴明系统化管理目标管理数字化基于戴明思想的数字化目标管理辨析文/郭骁个宏观进展目标后可以凝聚组织成员的专注力和向心力,可以使大家看到组织未来的进展方向和前景,从而唤起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效能感。但在实际运用中,这种“思想”往往被简单化为“工具”,即将目标数字化,将目标管理思想转化为“数字化”的目标管理体系,进而首先把宏观目标转化为一个宏观数字指标,再将这一宏观数字依据组织的结构层次,由上向下逐级拆分为一个个中观和微观数字指标,最终落实到每个人的头上。强调当基层每个员工的数字化目标都完成后,整个组织的宏观数字化目标就完成了。但问题在于,组织整体即使完成了“数字”却往往没有实现“目标”,因为企业本身是一个系统,当实行数字化目标体系来拆解时,就是将每一个部门、每一项具体工作,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每一个点作为了一个单元,这就割裂了企业系统,使得企业系统不再是作为一个整体来运作,而是各个部门和个体只谋求如何达到各自的数字化目标任务,企业整体失去了向心力。戴明原本是一名抽样统计学家,他把统计学方法和思想运用在了企业管理问题中,并因此提出了一系列管理思想和方法,在日本企业界取得了举世瞩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目的成就,以至于日本企业界设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戴明质量奖”。戴明指出,系统就是一组互相依赖的组成部分,通过共同运作以达到该系统的目标,但组织目标往往被划分为各组成部分或部门的目标,并假设若各部门都达到目标,则整个组织的目标就自然达到,但这并不成立,因为部门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