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抚州有个“小小说作家群”抚州有个“小小说作家群” 雪弟,1974 年生于江西抚州,文学硕士。现任教于惠州学院中文系。1996 年开始发表作品,已有近百篇散文、小小说和理论批判文章发表。曾任第四届中国小小说“金麻雀奖”评委,20XX、20XX 年度全国小小说新秀选拔赛评委,《小小说选刊》20XX—20XX 年度全国优秀小小说作品奖评委。现为广东小小说作家联谊会会长,郑州小小说学会副会长。 在全国地级市当中,有那么几个城市的小小说创作格外惹人注目。一是这些城市分别涌现出了一两位在全国有着广泛影响力的小小说作家;二是以这一两位作家为中心正日渐形成一个“小小说作家群”。哪几个城市已经具备了上述条件呢?我以为,目前至少有四个。它们是河北的沧州,以蔡楠为中心,包括高海涛、魏金树、宋子平等;河南的新乡,以赵文辉、安庆为中心,包括范子平、葛长海、无业良民等;广东的惠州,以申平、牧毫为中心,包括陈凤群、肖建国、海华、王仕伟等;再一个就是江西的抚州,以刘国芳为中心,包括展静、蔡良基、汪云飞、临川柴子等。 一、抚州“小小说作家群”进展的三个阶段 (一)1982—1996 年:生长期 1982 年左右,也就是在我国小小说刚刚萌兴之时,刘国芳、蔡良基等就不断有小小说问世,并于上世纪 90 年代初各自出版了小小说集。其中,《黑蝴蝶》(刘国芳)、《风铃》(刘国芳)和《歪脖子》(蔡良基)等单篇作品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比刘国芳、蔡良基略微晚些从事小小说创作的展静,在这一阶段虽未有集子出版,但也创作了不少好作品,如获得《小小说选刊》1993—1994年度全国小小说优秀作品提名奖的《犁地》,以质朴、鲜活的人物对话,表现了两位老农对城市的深度隔膜和对土地的深厚依恋,感情浓郁,诚挚动人。不过,尽管这一阶段,刘国芳、蔡良基和展静等创作势头强劲,但毕竟人数较少,尚未形成一个群体,因此,这一阶段可看作抚州“小小说作家群”的生长期。 (二)1997—20XX 年:形成期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1997 年前后至 20XX 年,在刘国芳、蔡良基和展静的示范性促动下,汪云飞、陈振寿、万斌生、杨沥泉、刘柳、罗国钦、岩泉、李晓东、陈国兴等加入了小小说创作队伍,东华理工大学中文系的陈平辉和邵维加教授也日渐开始了小小说评论的写作。他们互相尊重,平等沟通,生活在市区的十多位小小说作家还时常举办“小小说沙龙”,至此,抚州“小小说作家群”真正形成了。 (三)20XX 年以来:深化期 20XX 年 7 月,江西微型小说高峰论坛在抚州进行;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