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探讨如何从人事管理角度为高校后勤保障工作提效探讨如何从人事管理角度为高校后勤保障工作提效 韩智 一、高校后勤工作高效运转的意义 高校后勤工作是高校全盘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高校和谐进展的重要支撑,是现代高校文化在服务师生上的具体体现。寻究科学促进高校后勤保障工作高效运转的良策是办好学校的物质基础,对学校财产的管理和分配、教学质量的支持和提高、师生生活的保证和改善,均具有深刻意义。 二、高校后勤人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足,管理理念落后 在很多高校看来,高校的后勤工作是一种简单的人力劳动,是提供一份有償服务,只注重运营过程中的成本和收益,没有意识到后勤人力资源在高校进展中所起的关键作用,没有控制投入和产出、使用和开发、控制和制造的平衡进展,也未能从战略的高度来部署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在与高校的教学队伍建设相比,在人员配备、业务进修、技术培训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忽视了高校后勤的深刻意义。 (二)年龄结构失调,收入分配制度不够合理 目前,高校后勤工作人员年龄普遍偏大。一方面,是由于工资偏低,后勤工作地位也不高,使有学历、有能力的年轻人不愿干,另一方面,后勤工作者普遍学历偏低,专业职称偏低。对于正式在编的职工,后勤会参照校内同等工作人员的待遇,对于一线聘用的技术职工,只参照地方企业的较低工资标准,就造成了同一年龄段同工不同酬、不同年龄段在收入上存在差距以及人员流动大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缺乏系统科学的选聘体系与激励保障机制 高校后勤管理在选人用人方面普遍存在着重学历、淡指导、轻培训的现象 ,员工上岗后,只做以简单的业务指导,便不再关注。而面对后勤不同部门工作内容差异较大的实际情况,岗位业绩考核、能力评估等与员工切身利益相关的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行为还停留在传统的定性评价阶段,考核标准难以统一,年度考核流于形式,且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现有的激励如评优、晋升、奖金福利分配等也缺乏量化指标,考核结果与薪酬调整不挂钩,难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四)缺乏有力的监督机制 在高校内部,学校多以教学、科研为主,单线管理的两套系统各自运行,学校的职能部门对后勤的服务、经营都不大了解,相关知识、经验也不尽足够。所以,对后勤服务的质量、水平、价格、数量等监督都不够法律规范,而成立了具有监督职能的质量安全检查部门,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