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老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老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 职业倦怠是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鲁顿伯格讨论职业压力时提出的一个概念,主要用来描述个体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下,由于得不到有效缓解而产生的心理、生理上的疲乏。具体表现为:工作能力下降,工作热情衰退,对他人逐渐冷漠,自我成就感降低等等。 它不仅会影响老师工作状况和学生的进展,还会影响老师本人的身心健康 、生活质量,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职业倦怠已经成为困惑教育界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 一、老师职业倦怠的成因 1 、老师特定的职业特点 圣人标准与常人心态的矛盾。也许在选择做老师的时候,不知道其中的艰辛,神圣占了很大的比例。但是在知识文明的巨大背景下,老师同样是一个渺小者,难以担当无所不知的智者角色。“诲人不倦”只有简单的四个字,却是为人师表者最高的境界,一代先师孔子提出的这个为人师表的标准,数千年来自认为达到这个境界的人却是寥寥无几。 赞誉与现实的背离。“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是春蚕、是蜡烛”,充分彰显了老师职业的神圣与人们对老师工作的高期望。现实生活中,老师首先是一个有七情六欲的平凡从业者,一样面临生存状况等现实问题;其次,教育工作的周期长,常面临老师高精力投入与低成就感的矛盾;再者,现实中一些不公平与非公正,造成个人对工作的灰心和不满。 2、来自学校的工作压力大 工作负担过重与老师承受能力有限的矛盾。作为一线老师,除完成每天的教学、教研任务,从学生的学习到生活,从思想塑造到安全、卫生问题,无所不包;学校对各项考试指标进行量化考核、排队公布,老师提心吊胆,生怕在众人面前丢脸;作为毕业班老师,还面临沉重的升学压力等,新课程对老师的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高要求与老师个人素养偏低的矛盾,对老师特别是中老年老师的挑战性等,自然产生职业倦怠. 3、付出和收获的反差 当今社会,物质文明高度进展,老师承载着教书育人进展精神文明的使命。但可悲的是,毋容置疑,尽管老师的工资不低于公务员,但就实际经济状况与社会地位,老师是不可比的。 4、老师自身素养的原因 职业倦怠源自于个人、组织与社会等方面。作为老师本人,更应清醒认识到倦怠首先是源于自己,一是专业水平低下,工作成绩不出色;二是专业态度缺失;三是不得志,滋生情绪,缺乏进取心;四是缺少创新精神。老师的自身因素成为产生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 二、老师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