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教育家的诞生:教育理论“走向”教育实践的社会学考察

教育家的诞生:教育理论“走向”教育实践的社会学考察_第1页
1/7
教育家的诞生:教育理论“走向”教育实践的社会学考察_第2页
2/7
教育家的诞生:教育理论“走向”教育实践的社会学考察_第3页
3/7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教育家的诞生:教育理论“走向”教育实践的社会学考察教育家的诞生:教育理论“走向”教育实践的社会学考察 [摘要]在社会学视野中,教育家意味着教育实践家与教育理论家的现实统一,教育家群体实践表征着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联通,教育家诞生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成功遭遇,成就于教育实践家与教育理论家两种角色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教育理论 教育实践 教育家 [作者简介]周元宽(1974- ),男,安徽六安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读博士,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讨论方向为教育社会学及教育基本理论。(江苏南京 xxxx)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讨论项目“新课程理念下的学校文化建设”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XXsk070) [ 中 图 分 类 号 ] G40-052 [ 文 献 标 识 码 ] A [ 文 章 编 号 ] 1004-3985(20XX)29-0168-02 教育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现象历久而弥新颇使人揪心,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讨论观点增多而问题依旧的状况亦让人费解。在对这个“多年煮不烂的老问题”之解决寻找新起点方面,假如说哲学探讨意在使之“连根拔起”,那么社会学考察则旨在对其“另辟蹊径”。 一、教育家讨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问题讨论的新视角 迪尔凯姆认为,“一门科学的进步,其标志是它所讨论的问题不再原封不动。有人说,假如发现了迄今为止尚不知道的规律,或者至少是新的事实改变了提出问题的方法,尽管还没有提供可以被看做是最后的解决办法,这门科学就算是进步了。”不幸的是,关于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的已有探讨并未出现这种景象。仅从正面进行根基性的学术探讨往往流于哲学论辩,而思辨理论总是灰色的,成功实践才是长青的。社会学思维启发我们可以“转向背后”,集中关注某类在实践领域中成功实现了教育理论与实践有效联通与有机融合的教育者,揭示其行动中的结构性、个体中的社会性、微观中的宏观性,通过考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察其实践史而厘清教育理论与实践互动联通的基本轮廓。其典型代表教育家身上所具有的教育实践层面的卓越业绩与教育理论层面的丰硕成果及二者有机统一,这一客观事实所蕴涵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基本关系特别是二者间成功的互动联通的内在规律,理当成为我们的问题指向和讨论目标。诚如迪尔登所言,“什么样的理论能够向教育实践提供最多的帮助,这是一个真问题;而教育理论是否能够提供帮助,这是一个假问题。...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教育家的诞生:教育理论“走向”教育实践的社会学考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