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文化语言学视阈下“马”意象的翻译文化语言学视阈下“马”意象的翻译 【摘要】马是蒙古族草原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伙伴,在蒙古族草原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马的意象具有重要的文学和历史讨论价值。在针对蒙古族文化典籍而进行的英文译制工作中,马的意象翻译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讨论内容。本文将依托蒙古族著名历史文学典籍《蒙古秘史》及蒙英翻译学者乌尔贡格·奥侬的经典英译本,根据帕尔默文化语言学的讨论方法,在语义学义素分析的基础上对《蒙古秘史》中出现的马意象进行意象要素分析,并且讨论马意象在英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当的解决方案。以期探究在翻译讨论中借鉴帕尔默文化语言学的实际价值,强化意象分析法在多种语言文化意象讨论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文化语言学;意象;马;蒙古秘史;翻译 【作者简介】蒋翠(1978-),女,汉族,山东曲阜人,河套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硕士讨论生,副教授,讨论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 20XX 年内蒙古自治区立项课题 “文化视域下的蒙古族典籍翻译—从‘变异学’角度看《蒙古秘史》的译介和接受”(项目编号:xxxx93)的阶段性成果。 蒙古民族在长期的草原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关于马的大量词汇。这些蒙古语词汇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在语义内涵上也有着多种方向的表述。蒙古语中与马相关的词汇对马这一意象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多从年龄、性别、毛色、体型等方面入手,抓住马的明显特征进行表现。作为蒙古族现存最早的历史文学典籍,《蒙古秘史》对马意象的描写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蒙古秘史》是一部记述 13 世纪中叶以前蒙古族 500 多年进展历程的历史著作。语言简洁明快,音韵抑扬顿挫,具有浓烈的草原文化气息。在《蒙古秘史》中,马的意象不仅仅局限于大众所认知的马这一个体或种群的广义定义,更多的是从蒙古族草原文化视角出发的,针对马这一独特意象进行的细致、全面的描写。笔者借鉴文化语言学的意象分析方法,对《蒙古秘史》中的马意象进行了系统梳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理,并且从现有的柯立甫译本、罗依果译本和奥侬译本中选择奥侬译本作为对比作品,对蒙古语言环境下的马意象和英译本中的马意象进行了比较,从而讨论英译本在翻译马意象时所呈现的实际效果。 一、文化语言学对于讨论马意象的指导意义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讨论的重点在于以意象为核心的语言讨论。意象作为一种心理表征,是感觉器官接收的直接感性经验的概念转化。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