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最新电大专科《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简答案例分析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505)最新电大专科《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简答案例分析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505)盗传必究一、简答题 1.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情感支持原则的内涵及其应用要求。 答:情感支持原则是指通过爱与关怀来建立老师与学前儿童间的双向接纳关系,为学前儿童的社会性进展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促进学前儿童的社会性进展。坚持这一原则是因为学前儿童的社会学习具有强烈的情感驱动性。 实施这一原则应注意以下两点:(1)投入积极的情感,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但要注意把握分寸,不能溺爱或偏爱;(2)激发儿童良好的社会情感,以此带动儿童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的进展。为此,老师必须投入真情实感。 2.简述儿童道德情感进展的主要内容。 答:(1)共情。一般认为,共情是对他人状态的一种替代性情感反应和体验,即由他人的情绪情感引起的与之一致的情绪和情感反应,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性情感。共情可以促进亲社会行为的进展,并对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羞愧感。羞愧感是个人知觉到自己在一定情境中的行动与这种情境要求的合理的、道德的、或公认的行动标准相背离时产生的情感体验。它是道德良知进展的基础。 (3)内疚感。内疚感是个体对自己的过错或过失的感知。个体的行为违反了内部道德准则时,就产生了悔恨自责的内疚情感,与羞愧感的差别在于它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个体行为达不到自己内心理想要求时产生。而羞愧感更多因为达不到外部要求时产生。 3.应从哪些方面对社会教育活动中的儿童学习进行评价?答:(1)儿童对教育活动的参加度。主要评价在教育活动的进行过程中幼儿的卷入程度,以及在学习、探究、表达表现活动中的积极性、能动性程度等。 (2)儿童在教育活动中的情感态度。主要评价幼儿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的情绪状态,包括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情感语言、动作等。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3)儿童在教育活动中的互动程度。主要涉及对幼儿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与他人互动沟通状况的评价,包括活动中与他人的合作沟通与互动的次数、形式及有效性等方面。 (4)儿童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的学习习惯。主要评价教育活动中幼儿对学习探究活动的坚持性;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善于倾听他人、接纳他人意见以及与他人友好合作、沟通协商等方面的水平。 4.儿童社会性教育的主题可从哪些方面进行设计?答:(1)从传递社会知识经验的角度设计主题;(2)从法律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