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构建探究式教学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探究式教学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摘 要:伴随着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实施,高校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发生了新的变化,建立符合探究式教学理念的教学评估运行机制,才能进一步推动教学质量提高。本文探讨了构建探究式教学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探究式教学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以及探究式教学课程评价主体与方法,以诊断探究式教学课程开展的状况,促进老师教学能力的进展,推动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评价指标;教学质量 一、构建探究式教学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1. 有效性原则。即探究式教学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效度,是指探究式教学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所能反映实际教学的程度,也就是说评价指标体系要尽可能最大程度上衡量实际教学。 2. 可靠性原则。即探究式教学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信度,是指评价指标的一致性程度,也就是说不同的评价主体在不同时间,对同一个人进行评价所得出的结论应具有一致性。 3. 区分度原则。即指探究式教学课程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区分好的教学和差的教学的程度[1],这要求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之间是相互独立的,避开重复性指标,另外指标的权重和评分标准要设计合理。 4. 明确性原则。即指标的描述和阐释要清楚、明确,避开产生歧义和理解错误。 5. 可接受性原则。即探究式教学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应是被评价者普遍接受和认可的,被评价者认为该指标体系具有公正性,并符合和尊重高校教学规律与高校教学工作特点的。 6. 有用性原则。评价系统的设计和实施都要花费人力、财力和物力,因此在构建探究式教学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时要考虑成本效益原则。指标体系的设计最好简明、便于理解和操作,不能过于烦琐、复杂,尽可能以最低的花费,取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得最大的效果。 二、探究式教学课程评价指标的构建 探究式教学课程评价最主要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惩处,而是为了诊断、改进。因此,探究式教学课程评价指标应从常规性转向多样化;学生学业评价的主体由单一的老师评价转向老师、学生本人、同学等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老师教学效果的评价由他评主体转向他评和自评相结合的多元主体;评价模式由奖惩性评价转向进展性评价,使考核评价成为一个继续学习的过程。 大一统的评价方法有可能阻碍教育教学的创新; 不考虑学科特点或者一味在各种类别的课程中寻求普适性或妥协的评价指标,也会使教学评估失去促进教学工作改进的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