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林文月,文字背后的名门闺秀林文月,文字背后的名门闺秀 打开文本图片集 她身兼学者、作者、翻译者三种身份,她的《源氏物语《被认为是迄今为止翻译得最好的一本。但在台湾,更多的人都给她冠上一个“名门闺秀”的标签。她是史学家连横的外孙女、连战的表姐。 在美国,林文月一个人住。 她的儿子住在这个国家的另一个城市里,每隔个把月,母子俩就会见一次面,聊聊生活的琐碎。女儿虽然住在台湾,也常常飞过来看她,陪妈妈住个一段时间。 在邻居的眼里,她是个漂亮温柔、善良的台湾女人。说话的语气很柔和,却中气十足,一点也不像个 77 岁的老人家。她睡得很晚,喜爱看电影。她还特别喜爱做菜,一个礼拜总会亲自下厨个两三次,做上些家常小菜,和朋友们小聚一回。 让邻居们纳闷的是,她大部分的时间里都在房间里看书,有时也见她写作 ,还做一些翻译的工作。每个月她还会收到来自中国的许多书籍和杂志。所以邻居们猜想,她也许是作家?或者是个翻译家? 和日本的缘分 林文月的身份显然比他们想象的更复杂。 她出生在上海的日租界,启蒙教育是日文。很长一段时间里,林文月都以为自己是日本人。1945 年 8 月 14 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的那一天,林文月还以为自己是战败国的子民,于是跟着学校里的日本孩子们一起落泪。 后来,林文月举家搬迁,回到台湾。这时,她才开始学起国语。“台湾的孩子从小读中国的诗文,唱中国的儿歌。但让我耳熟能详的,却是日本的诗文,和日本的儿歌。”从小接受的日文教育,给她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也为她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日后的翻译事业埋下了伏笔。 林文月大学读的是中国古典文学,后来又成为台湾讨论六朝文学的佼佼者。1969 年,留在母校台湾大学任教的林文月以副教授的身份来到日本京都大学,负责汉学讨论的项目。 一个意外的机会,林文月参加了京都国际笔会。当时她写了一篇论文,说的是一本日本古典文学名著如何受到唐朝诗人白居易作品《长恨歌》的影响。为了论文需要,林文月将这本名著的第一章翻译了出来,作为该篇论文的附录上交至笔会。 让人意外的是,论文没有引起大众的注意,倒是这篇兼具中国式趣味与日本式风格的附录让大家兴趣盎然。不只是学者,出版社也第一时间向她发出邀请,希望她能将这部作品完整翻译出来。“老天爷,他们不知道后面还有 54 章!我当时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而这本书仅仅翻成现代日语就需要十年!” 但林文月还是欣然接受了邀请,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