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林雨田的散文林雨田的散文 林雨田。故乡青海西宁,原子城退役军人。二百多篇(首)作品散见于《山东文学》、《日月文学》、《文学月刊》、《中华文艺家》等全国各级刊物和选本,多篇作品在中央广播电台播出,多次在省内外获奖,曾获得“我心中的湟源”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以及全国性征文优秀奖若干。历任《笔友》杂志主编,《齐鲁诗歌》执行总编。现任《大众文学》执行主编,《中国魂》杂志主编。代表作品《看到蓝天,我便想起湟源》、《与你相逢在梦中》、《心中最美的那道风景》、《夜色,一群马匹踏碎》、《窗口》等。 看到蓝天,我便想起湟源 我的魂,一半在蓝天,一半在草原。 湟源,人杰地灵,物华天宝。蓝蓝的苍穹下,散漫着历史的浩淼,沉淀着厚重而独特的地域文化,民俗文化,传诵着许多动人的千古佳话。 在那劲旅西进的时代,我怀揣梦想扑向了草原,途经湟源时,眼前是一片蔚蓝的天地。那里群山起伏,溪流纵横。曾经的日月山下,我捡起一串串古老的驼铃,吹去沉淀的尘埃,在锈迹斑斑的残铜破瓦中,我寻觅遗落在漫漫春秋里,独具魅力的古老文明。 在这里,我洞察到掩盖风霜寒雪的烈烈风云。那是铁马金戈、号角争鸣中反馈的边塞古城壮美诗篇;那是历史沉淀的辉煌;那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无不记载着斑驳历史变迁的痕迹。一次次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激烈的碰撞,在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迸发出独特的火花,映照、培育着厚实肥沃的黄土地和众多民族。汇聚在湟水源头的甘泉、雪水,汩汩流淌,滋润着华夏儿女。 混沌初开的时候,我不知道魂魄是在蓝天,还是在草原。而,现在才深深地感觉到我的呼吸在蓝天,我的思维在蓝天,我的灵魂也在蓝天。当我双脚踏在湟源这块如母亲身躯般温暖的土地上,循着车马碾过的痕迹,去领略悠远灿烂的昆仑文化、史前遗址、汉唐古堡、明清寺庙的历史文化时,心就会不由得陶醉在这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中。这里文物古迹分布密集,河水横贯,麦浪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翻滚,有着阅不透的秀美风光,数不尽的诗情画意,处处体现着浓郁的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以及农耕文化与牧业文化交汇融合的奇异景象。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百年的商业贸易,制造了色彩斑斓的民族文化。这里是一个奇妙而充满希望的地方,所有的一切仿若青藏高原上一颗耀眼的明珠,在熠熠曙光中透着独具的魅力。 在这丝绸之路要塞,唐蕃古道驿站的咽喉之地,遗留着各民族一次次分裂、一次次融合的痕迹。虽然在浩瀚的历史冲刷中,泥沙俱下,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