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应由学生“点单”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应由学生“点单”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运用,是校本讨论的重要内容。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校本讨论已成为教学讨论的主要形式、构建适应社会和学生进展需要的课程体系,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出台,使学校和老师从课程的实施者转变为课程的开发者。学校和地方课程进入中小学课堂,这对中小学全面实施素养教育无疑足一个极大的推动。但在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有些学校把校本课程当作是学校领导和老师的事,忽视了学生在课程开发和进展中的主体作用,使校本课程开发流于形式,确立学生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验中的主体作用,是做好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 一、学生的学习需要和进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 校本课程开发是老师在课堂上与学生协同阐述知识的方式所进行的不断重组和建构。在新的课程体制下,课堂教学不仅是课程实施的场所,也是构建新的课程体制的实验室。老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无疑也是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主体之一,但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探究和学习的主体。在新的学习方式下,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合作的、探究式学习,学生有选择和开发课程的权力和需要。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地)而开发的课程。它基于这样的理念,学校是老师与学生进行教与学活动的地方。校本课程的含义有三层:一是就课程开发者而言,是以学校为单位,应该包括学校中的部分老师、全体老师及学生,或者是学校与其他机构的合作;二是就涉及的课程范围而言,校本课程既可涉及部分课程(即学校中的部分课程遵照中央指定,另一部分自行设计),也可涉及学校的全部课程;三是从开发的程度而言,学校或老师选择、改编的课程,也属校本课程之列。校本课程开发从其本质上说是学校教育共同体在学校一级对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价的所有活动。校本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设课实验方案中的一部分,指学校自行规划、设计、实施的课程。其基本定位是非学术性或者说是兴趣性的,以进展学生个性为目标指向,课程开发的主体是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老师而不是专家,是学校共同体,即老师和学生共同开发的课程。校本课程主要有活动课程,讨论性课程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属于非学科课程。 学生作为教学和学习的主体,是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差异性、独特性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根本出发点,这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