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民法典中涉及拆迁的物权保护问题民法典中涉及拆迁的物权保护问题 周旭亮 5 月 28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这成为新中国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国民法制度也迎来民法典时代。 民法典由民法总则与各分编“合体”而来,包括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 、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及附则,共 1200 多个条文,覆盖一个公民生老病死的全部生活。民法典出台后,我国现行民法通则、物权法等相关法律将被替代。对百姓而言,我们要熟悉法律、了解法律,知道自己的权利,也应当知道自己要承担的义务,要根据民法典的规则、要求生活。 保护拆迁户的物权 房屋拆迁,作为城市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不仅是个社会问题,更是个法律问题。尽管依法治国推动了我国法治建设波澜壮阔的历程,但个别地区在征地时依旧存在违法强拆现象,若遇到这种情况,作为被拆迁一方应该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利。 房屋拆迁本质是对公民房屋(私有财产)的强制征收,关键是要尊重被拆迁人的私有财产权,并对被拆迁人给予公平、公正、合理的补偿。 在房屋拆迁过程中,涉及多个物权问题。一般地说,目前城市百姓最大的物权就是对房屋的权利。拆迁涉及房屋的存废、房屋的补偿、居住的安置等,这些都关系到居民的物权问题。那么,民法典如何保护拆迁户的物权? 民法通则确立了用侵权请求权取代物权请求权完成保护物权的任务,司法审判实践中法官处理保护物权的纠纷都是用侵权责任来解决。这成为我国民事立法的组成部分,成为裁判者民法思考的组成部分,成为我国民法传统的组成部分。 民法典物权编第二百三十六条规定,妨害物权或者可能妨害物权的,权利人可以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险。第二百三十七条规定,造成不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动产或者动产损毁的,权利人可以依法请求修理、重作、更换或者恢复原状。可见,民法典编纂仍坚持用侵权请求权取代物权请求权的方案,以完成保护物权的任务。 民法典物权编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组织、个人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动产。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征收组织、个人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动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