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民间艺术丰富小学美术课程教学讨论 中国不同的区域拥有不同的风土人情,由此逐渐衍生出不同的民间艺术。民间艺术是与宫廷艺术、文人艺术相对而言的,是广阔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的精神需要而制造的世代相传的艺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些人对于本土民间文化的认识不足,部分学生对于自己生活地区的民间艺术知之甚少。因此,传承民间艺术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加强地方民间艺术资源运用的意义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阐述了教育不是为学校办学校,教育不仅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社会即学校”。教育要面对社会的所有成员,教育的内容主要源于社会的各种需求,从而实现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的有效结合。美术教学作为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的重要手段,不是简单的技能训练,而是对一种文化的学习。将民间艺术融入美术课堂教学,对于让学生了解家乡文化、热爱家乡艺术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1.培育学生对民间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民间艺术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体现了当地民间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通过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开发民间艺术课程,学生能够在学习民间艺术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了解地方文化的特点,理解民间艺术深刻的精神内涵。这样能够使地方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于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中。如,常州地处太湖流域,自古以来经济富庶,文化昌盛,教育发达,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文化底蕴深厚。早在春秋时期,此地就建邑立邦,始称延陵,别名龙城,系春秋时期吴王寿梦的第四子季札的封邑,于秦代置县。常州因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和历史因素,形成了丰富的地方文化和特色民间艺术。常州民间艺术资源丰富,包括常州乱针绣、常州留青竹刻、常州梳篦、常州掐丝工艺画、金坛刻纸、彩绒画、铜塑、常州红木浅刻、金属卷画、微型根雕等。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开发民间艺术课程,就要让学生关注、了解本土民间文化,产生对家乡民间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2.培育学生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法国雕塑艺术家罗丹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人们而言,生活并非没有美,而是缺少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美存在于自然界的各种事物中,也存在于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优秀质朴的民间艺术中。民间艺术具有祈求生命繁荣、赞美生命意义、追求幸福生活的寓意,因此呈现出强烈的真、善、美和坚定乐观的审美理想。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通过学习优秀的民间文化,学生能够形成健康的审美观,陶冶情操。3.培育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