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没有理由卑视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乙型肝炎病人没有理由卑视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乙型肝炎病人 慢性乙型肝炎的确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传染病,我国人民受害更大,因为我国是世界上发病人数最多的国家。但是,我们不要把慢性乙型肝炎视为洪水猛兽,更不要把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看作异类。当他们的病情处于稳定期时,可以正常工作;当他们接受了正规抗病毒治疗,并且取得了病毒转阴的结果时,不仅可以正常工作,而且没有传染性。 我们有什么理由,让这些肉体上已经受到损害的人们心灵再饱受创伤呢? ――缪晓辉 【实例一】大家都知道,有一些人是感染乙肝病毒的“高危人群”,比如吸毒、性乱、纹身等等,这里暂且不谈这些人,我想谈谈医务人员。 外科医生、护士、检验师、牙医、传染科医师等也是“高危人群”,因为他们接触乙肝病人血液和污染物的机会最多,但是事实上,目前还没有很可靠的证据表明这些医务人员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就拿笔者来说,1998 年以前做消化科医生,成天和肝炎、肝硬化病人打交道,有时甚至被消化道出血病人喷出的血沾染到脸上;后来做感染科医生,每天打交道的病人60%左右是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而我们的病区法律规范已经不再实行前苏联模式,医生、护士上班时穿的就是普通病房的工作服,为乙型肝炎病人查房时也没有做任何特别处理,病人和我们的身体距离和心理距离都很近。迄今笔者没有患慢性乙型肝炎,也不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而且抗病毒抗体是阳性的。科室里其他医护人员每年体检化验出来的结果,没有表明乙肝病毒携带率比其他科室高。 【实例二】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一方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或者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夫妇,共同生活了十几年或者几十年,另一方始终没有得病,而且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不少人的抗体是阳性的。 常常有患病的丈夫或妻子问我,有没有必要为爱人打疫苗。我告诉他们,你们共同生活了多少年就等于为对方打了多少年疫苗。这话似乎不够严肃或严谨,但事实的确如此。设想,夫妇朝夕相处,尤其是有性生活,没有患病的一方不可能不被患病配偶体内的病毒感染。但是,感染了不等于一定要得病。有人专门对这个问题进行过调查,发现一方为慢性乙型肝炎的,另一方携带病毒的比例反而比普通人群低,也许就是长期“接种疫苗”的缘故吧。可惜,对待这个问题,很多人并不理解,以至于情侣分手、夫妻离异。 不久前,我给一位男性病人看病,夫妇俩一起来的,他们告诉我,这几年二人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