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外教育简史知识点

中外教育简史知识点_第1页
1/39
中外教育简史知识点_第2页
2/39
中外教育简史知识点_第3页
3/39
第一章 从非形式化教育向形式化教育的转变 第一节 远古时期非形式化教育概况 重点、难点:中国奴隶社会时期学校教育的特点及教育的阶级性 一、教育的起源:有几种不同的观点: 1 、生物起源论: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提出,英国教育家沛.西能页持同样的观点。认为教育现象可超越人类社会范围之外,甚至在人类以前,教育就早已在动物界存在。教育从其起源来说,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是与种族需要相应的,是种族生活天生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 2 、心理起源说(模仿起源说):美国教育史专家保罗.孟录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本能的、无意识的模仿。模仿是教育的手段,也是教育的本质。 3 、劳动起源说:苏联前教育家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论断而提出。其论据是:第一,原始人教育的需要产生于劳动与生活过程中经验传递和相互协调的需要。第二,人类的劳动也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二、远古时期非形式化教育的实施 1 、教育性质——儿童公有。教育只有社会性,没有阶级性。受教育权人人平等。 2 、学习内容——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的实际知识与技能。 3 、学习方式——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进行教育。 第二节 世界早期学校的出现 一、古代埃及的学校 古埃及在公元前 2 5 0 0 年左右,即在古王国末期产生了学校。当时的学校有以下类型: 1 、宫廷学校:设在宫廷里,专供王子获高级官吏子弟就学,以培养奴隶主国家的高级文武官吏为主要任务,是古埃及最早出现也是最高一级的学校。 2 、寺庙学校:设在寺庙里,寺庙的僧职也是该校教师。既培养一般官吏也我皇帝培养修建宫殿、陵墓、寺庙及医治疾病的人员。 3 、文士学校:一般设在文士家里,也可在露天。是比较初级和启蒙性的学校。 上述学校均强调机械背诵,反复练习,严酷体罚。 二、古代印度的学校 古印度的教育史与种姓制度和宗教制度密切在一起的。 (一)婆罗门的教育 1 、家庭教育:吠陀时期极重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背诵《吠陀经》。父亲权力极大,拥有对子女的教育权。 2 、古儒教育:所谓古儒,是一些对经义粗具研究的人,他们兼具笃信梵天而又能阐述经典的双重品质。他们周游各地,教导青年,被视为神圣的经典传播者。后定居家中,设校课徒,即为古儒学校。学习内容除《吠陀经》外,还有许多基础学科。 (二)佛教的寺院教育:佛教产生后,为了“普渡众生”,实现其济世的理想,乃广设寺院来教育僧...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外教育简史知识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