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 教育学 一、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一)识记 1.“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广义的教育是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2.教育的基本要素 构成教育的基本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媒介。 (1)在社会教育活动中,有目的地影响他人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的人统称为教育者。 (2)在社会教育活动中,在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方面有目的地接受影响、从事学习的人,统称为受教育者。 (3)教育媒介指建构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起桥梁或沟通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教育组织形式和教育手段等,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从内容上说,主要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从形式上说,主要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等。 (二)理解 1.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和特征。 (1 )原始教育 原始教育具有如下特征:第一,教育自发性、广泛性和无等级性;第二,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第三,教育的主要方式是言传身教和有意识地模仿学习。 (2 )古代教育 古代教育的特征具有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进入奴隶社会后,人类出现了专门的教育形式即学校。 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公元前 2 5 0 0 年左右的埃及,我国的学校产生于公元前 1 0 0 0 多年前的商代。 中国古代教育内容主要是“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书、礼、易、春秋);教育目的是“学而优则仕”;如在我国唐朝的官学体系中,设有“六学二馆”,即弘文馆、崇文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体现了教育的等级性较强。 雅典教育和斯巴达教育是欧洲奴隶社会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 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后,形成了两种著名的封建教育体系即 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 (3 )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 ①资本主义教育的特征 第一,教育的目的在于既要培养和选拔资产阶级的统治人才,又要给予广大的劳动人民以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 第二,建立了现代学校制度。 第三,课程结构、内容得到了不断的调整,尊重学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