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石油工程公司 新《环境保护法》知识竞赛 一、判断题(每题 1分,满分 44分。) 1.环境保护法是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3.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4. 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5.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 6.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7. 国家支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鼓励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促进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提高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水平。(√) 8. 新闻媒体无权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9.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10.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低于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11.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12. 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可以先开工建设,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13. 国家建立、健全环境监测制度。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监测规范,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监测网络,统一规划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站(点)的设置,建立监测数据共享机制,加强对环境监测的管理。(√) 14.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经济、技术政策,应当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听取有关方面和专家的意见。(√) 15.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国家环境保护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并公布实施。(√) 16.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为改善环境,依照有关规定转产、搬迁、关闭的,人民政府应当予以支持。(√) 17.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有权对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进行现场检查,其他单位部门无权这么做。(×) 18.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污染物,造成或者可能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