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产品结构设计准则

产品结构设计准则_第1页
1/38
产品结构设计准则_第2页
2/38
产品结构设计准则_第3页
3/38
产品结构设计准则 第 1 页 共 38 页 壁厚篇 基本设计守则 壁厚的大小取决於产品需要承受的外力、是否作为其他零件的支撑、承接柱位的数量、伸出部份的多少以及选用的塑胶材料而定。一般的热塑性塑料壁厚设计应以 4mm 为限。从经济角度来看,过厚的产品不但增加物料成本,延长生产周期”冷却时间〔,增加生产成本。从产品设计角度来看,过厚的产品增加引致产生空穴”气孔〔的可能性,大大削弱产品的刚性及强度。 最理想的壁厚分布无疑是切面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均一的厚度,但为满足功能上的需求以致壁厚有所改变总是无可避免的。在此情形,由厚胶料的地方过渡到薄胶料的地方应尽可能顺滑。太突然的壁厚过渡转变会导致因冷却速度不同和产生乱流而造成尺寸不稳定和表 面问 题 。 对 一般热塑性塑料来说 ,当 收 缩 率 ”Shrinkage Factor〔低 於0.01mm/mm 时,产品可容 许 厚度的改变达 ; 但当 收 缩 率 高 於0.01mm/mm 时,产品壁厚的改变则不应超 过 。对 一般热固 性塑料来说 ,太薄的产品厚度往 往 引致操 作时产品过热,形成废 件。此外,纤 维 填 充 的热固 性塑料於过薄的位置 往 往 形成不够 填 充 物的情况 发 生。不过,一些 容 易 流动 的热固 性塑料如 环 氧 树 脂 ”Epoxies〔等 ,如 厚薄均匀 ,最低 的厚度可达 0.25mm。 此外,采 用固 化 成型 的生产方法 时,流道 、浇 口 和部件的设计应使 塑料由厚胶料的地方流向 薄胶料的地方。这 样 使 模 腔 内 有适 当 的压 力以减 少在厚胶料的地方出现 缩 水 及避免模 腔 不能完 全 充 填 的现 象 。若 塑料的流动 方向 是从薄胶料的地方流向 厚胶料的地方,则应采 用结构性发 泡 的生产方法 来减 低 模 腔 压 力。 平 面准则 在大部份热融 过程 操 作,包 括 挤 压 和固 化 成型 ,均一的壁厚是非 常 的重 要的。厚胶的地方比 旁 边 薄胶的地方冷却得 比 较 慢 ,并 且 在相 接的地方表 面在浇 口 凝 固後 出现 收 缩 痕 。更 甚 者 引致产生缩 水 印 、热内 应力、挠 曲 部份歪 曲 、颜 色 不同或不同透 明 度。若 厚胶的地方渐 变成薄胶的是无可避免的话 ,应尽量设计成渐 次 的改变,并 且 在不超 过壁厚3:1 的比 例 下 。下 图 可供 叁 考 。 产品结构设计准则 第 2 页 共 38 页...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产品结构设计准则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