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健康机关、事业单位建设标准培训汇报人姓名汇报人日期一级指标1健康管理(20分)2健康环境(25分)3健康服务(35分)4健康文化(10分)5效果评估(10分)一、健康管理(20分)(一)制度保障1.成立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各职能部门组成的健康促进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3分)2.有专兼职人员从事健康促进工作。(3分)3.健康教育工作有经费保障。(3分)经费预算4.制定促进职工健康的规章制度和相关措施。如工间操制度、健身制度、无烟单位制度等。(3分)1、2、4提供相关文件等佐证材料一、健康管理(20分)(二)协调机制1.将健康促进机关、事业单位建设纳入机构年度工作计划,有具体的部署方案,有建设工作的情况总结。(4分)提供年度计划文件、建设过程资料、总结2.有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激励机制。(4分)如鼓励低碳出行奖励文件、戒烟奖励文件等二、健康环境(25分)(一)自然环境1.卫生设施完善,环境整洁,无暴露垃圾,厕所清洁。(4分)提供简要说明、现场照片,可附相关清扫保洁制度2.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四害”密度控制在国家标准之内。(2分)病媒生物防治文件、过程材料、小结等3.单位食堂或分餐场所符合国家食品安全相关要求,有相关许可证,饮水、饮食卫生管理制度健全、有效。(4分)提供相关文件制度,现场及相关证件照片二、健康环境(25分)(二)人文环境1.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每2月至少更换1次(2分)宣传栏设置符合要求,提供每期更换照片2.大厅、电梯口、楼梯转角、食堂等处设置健康小贴士(3分)简要说明,提供相关照片二、健康环境(25分)(三)无烟环境1.积极开展禁烟工作,创建无烟单位(4分)无烟单位相关材料,如无烟制度、控烟巡查制度等2.本单位主要建筑物入口处、电梯、公共厕所、会议室等区域有明显的无烟标识(3分)简要说明,提供相关照片3.室内无烟具,机构内无烟草广告和促销(3分)无烟草广告和促销的说明三、健康服务(35分)(一)健康评估1.通过问卷或访谈掌握单位职工主要健康问题及生活方式等基本情况(3分)可分析慢性病患病、运动等情况,问卷或访谈照片、分析结果等2.定期组织职工体检,至少每两年1次(3分)如体检通知或相关文件3.根据体检结果对职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4分)体检结果汇总,公务员体检表中有健康指导三、健康服务(35分)(二)健康保障1.配备免费的急救医疗用品和药物(2分)2.提供免费测量血压、体重、腰围等健康指标的场所和设施(2分)3.设置健身场地和设施(3分)1、2、3各项简要说明、设施清单,附照片4.有健康活动经费(3分)如工会健身比赛经费三、健康服务(35分)(三)主题活动1.开展工间操,定期组织职工开展跑步、爬山、体育比赛、运动会等活动,每年至少2次(3分)2.每年开展至少2次健康讲座,主题包括:传染病预防、安全急救、适量运动等,每次讲座有30%以上的职工参与(2分)1、2开展相关活动的通知、方案、小结,附照片3.组建2个及以上的健身或运动团队,如乒乓球队、羽毛球队,每月至少组织开展1次活动(3分)团队名单、活动记录三、健康服务(35分)(三)主题活动4.为单位员工发放健康生活方式宣传资料与支持工具(控油壶、限盐罐、BMI尺、腰围尺、计步器等)(2分)发放材料简要说明、照片5.每年至少组织1次膳食知识竞赛(2分)竞赛通知、小结、照片等6.每年至少组织两次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有急救志愿者队伍(3分)培训通知、照片等,急救志愿者队伍名单四、健康文化(10分)1.积极倡导健康阅读,设立阅读区域并组织相关活动(3分)阅览室、活动室等场地,可结合工会活动开展全民阅读等活动2.每年开展健康职工评选活动(3分)评选通知、方案、结果3.积极开展或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每年不少于2次(4分)可结合文明创建开展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五、效果评估(10分)健康素养1.职工通过“江苏省健康素养学习测评系统”测评结果正确率达85%以上(2分)为各单位提供测评账号,扫描二维码开展网络测评2.职工对单位健康促进工作的满意率达90%以上(2分)3.职工肥胖率控制在12%以内(3分)4.职工吸烟率低于20%5.职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40%以上(3分)满意度、肥胖、吸烟、锻炼情况调查表,分析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