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章 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第1节 人力资源概述 一、人力资源的含义 (一)资源 资源的含义:《辞海》资财的来源, 财富创造的角度:为了创造物质财富而投 经济学角度:社会财富的源泉 入生产过程的一切要素 {自然资源、人力资源} 萨伊—资源{土地、劳动、资本} 马乐思—生产要素{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者} 熊彼特—资源{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精神} 现代经济学家资源{土地、劳动、资本、信息、知识} (二)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的概念: 约翰·康芒斯 1919《产业信誉》1921《产业政府》首次使用这词 彼得·德鲁克 1954《管理的实践》人力资源,即企业所雇用的整个人是所有资源中最富有生产力;最具有多种才能,最丰富的资源,这种资源是“人”,具有一些管理者必须考虑的特性,且只能自我运用。 管理职能:管理业务、管理经理人员、管理员工及其工作 我国最早使用这概念的是毛泽东 1956《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 西奥多·舒尔茨和加里·贝克尔 提出了现代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是体现在具有劳动能力(现实或潜在)的人身上的,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即知识、技能、经验、体质与健康)所表示的资本,通过投资而形成) 哈比森 《作为国民财富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国民财富的最终基础 根据研究的角度,可分为两类: 1.从人的角度出发,称为:“人员观” (1)是指一定社会区域内所有有劳动能力的适龄劳动人口和超过劳动年龄人口的总和 (2)企业内部成员及外部的顾客等人员(为企业提供直接或潜在服务 (3)指能够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具有智力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员 (4)指存在于人体的智力资源(进行生产或提供服务,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动者能力) (5)指人拥有的“共性化”要素和“个性化”要素以及“情绪化”要素的结合 2.从能力的角度,称为“能力观” (1)能够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 (2)国家、经济、组织所能够开发和利用的,用来提供产品和服务、创造价值、实现相关目标的所有以人为载体的脑力和体力的综合 (3)一定时期内组织中的人所拥有的,能支持组织目标实现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4)特定组织所拥有的的能推动其持续发展、达成其组织目标的成员能力总和 2 (5)劳动过程中可以直接投入人的能力和基础素质,包括身心素质 (6)企业员工所拥有并自主支配使用的协调力、融合力、判断力和想象力(彼得·德鲁克) 人力资源解释的要点: (1)本质是人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