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湖生态建设及水质处理措施 近年来,在高档住宅区和大型公共绿地中配置人工湖的建设大量涌现,水景成为高档住宅和公共绿地中主要视点。但有些人工湖忽视水生态的建设,人工湖的生态自净能力脆弱,一旦受到污染物的冲击,水质迅速恶化,景观效果大为降低,甚至成为臭水汇集之地。用物理、化学法治理人工湖,只能暂时缓解水体的恶化程度。若用换水来改善水质状况,在水资源匮乏的今天,既不经济又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目前已有研究者对生态工程措施治理富营养化的水体进行过理论研究,并已成功地应用于实际治理工程。但此类应用主要在大型的天然水体水质恶化的治理,将其应用于小型人工湖治理的实例尚未见报道。因此在建设人工水景时应首先考虑水体内生态系统的设立,然后根据实际情 况配置水生湿 地植物和水生动 物并在水中添 加 微 生物。有条 件 时应配置相 应的设备 ,促 进水循 环 。 武 汉 地区已建成和拟 建的人工湖,设计 思 路 不同 主要有两 种 。一是 以 水泥 为底 质,水泥 驳 岸 ,不设置底 栖 动 物和水生植 物。此类人工湖景观呆 板 ,缺 乏自然情 趣 ,自净功能薄弱。一旦受到大量污染物的冲击,水质迅速恶化,易 引 发藻类大量繁 殖 ,透 明 度下 降,水生动 植 物大量死 亡 ,形 成污水库 。 二 是 仿 造 天 然 湖 泊 , 对 人 工 湖 景 观 进 行 生 态 设 计 , 将 水体 的 自 然 生 态 属 性 、 水 面 的 开 阔 奔 放 与 大 环 境 绿 化 的 背 景 融为 一 体 。 湖 以 泥 为 底 , 并 配 置 既 有 抗 污 吸 污 能 力 的 环 保 型 植物 群 落 , 又 有 模 拟 自 然 的 观 赏 型 植 物 群 落 。 湖 中 适 量 放 养 具有 净 化 功 效 的 动 植 物 , 人 为 建 立 水 生 生 态 系 统 , 抑 制 藻 类 的繁 殖 , 在 藻 类 大 量 繁 殖 前 , 设 法 不 让 其 形 成 优 势 物 种 , 因 而控 制 产 生 富 营 养 化 。 此 类 人 工 湖 只 要 维 持 奠 生 态 系 统 平 衡 ,可 防 止 水 质 恶 化 。 人 工 湖 的 生 态 设 计 实 例 以 生 态 学 原 理 为 指 导 , 综 合 运 用 统 一 与 微差、 节奏与 韵律、 空间与 尺度等美学 原 则和规划设 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