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流动阻力及能量损失本章主要研究恒定流动时,流动阻力和水头损失的规律。对于粘性流体的两种流态——层流与紊流,通常可用下临界雷诺数来判别,它在管道与渠道内流动的阻力规律和水头损失的计算方法是不同的。对于流速,圆管层流为旋转抛物面分布,而圆管紊流的粘性底层为线性分布,紊流核心区为对数规律分布或指数规律分布。对于水头损失的计算,层流不用分区,而紊流通常需分为水力光滑管区、水力粗糙管区及过渡区来考虑。本章最后还阐述了有关的边界层、绕流阻力及紊流扩散等概念。第一节流态判别一、两种流态的运动特征 1883 年英国物理学家雷诺(Reynolds O.)通过试验观察到液体中存在层流和紊流两种流态。1.层流层流( laminar flow ),亦称片流:是指流体质点不相互混杂,流体作有序的成层流动。特点:(1)有序性。水流呈层状流动,各层的质点互不混掺,质点作有序的直线运动。(2)粘性占主要作用,遵循。(3)能量损失与流速的一次方成正比。(4)在流速较小且Re 较小时发生。2.紊流紊流( turbulent flow),亦称湍流:是指局部速度、压力等力学量在时间和空间中发生不规则脉动的流体运动。特点:(1)无序性、随机性、有旋性、混掺性。流体质点不再成层流动,而是呈现不规则紊动,流层间质点相互混掺,为无序的随机运动。(2)紊流受粘性和紊动的共同作用。(3)水头损失与流速的~2 次方成正比。(4)在流速较大且雷诺数较大时发生。二、雷诺实验如图 6-1 所示,实验曲线分为三部分:(1)ab 段:当 υ<υc 时,流动为稳定的层流。(2)ef 段:当 υ>υ''时,流动只能是紊流。(3)be 段:当 υc<υ<υ''时,流动可能是层流(bc 段),也可能是紊流(bde 段),取决于水流的原来状态。图 6-1图 6-2实验结果(图6-2)的数学表达式层流:m1=, hf=k1v , 即沿程水头损失与流线的一次方成正比。紊流:m2=~, hf =k2v~ ,即沿程水头损失hf 与流速的 ~次方成正比。层流:紊流:三、层流、紊流的判别标准—— 临界雷诺数临界雷诺数上临界雷诺数:层流→紊流时的临界雷诺数,它易受外界干扰,数值不稳定。下临界雷诺数:紊流→层流时的临界雷诺数,是流态的判别标准,它只取决于水流边界的形状,即水流的过水断面形状。变直径管流中,细断面直径d1,粗断面直径d2=2d1,则粗细断面雷诺数关系是。圆管流(5-1)层流紊流明渠流(5-2)式中: R—— 水力半径, R=A/ P;A—— 过水断面面积;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