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的中医预防健康知识讲座主讲人:成升七概念时行感冒:以憎寒、发热( 39-40 ℃),周身酸痛、疲乏无力,全身症状重。伴鼻塞、流涕、咽痛等呼吸症状。较一般感冒重。少数病人可有腹泻,水样便。流行性,四季皆可发病,以冬春季多见。病因病机1. 外感风邪疫毒:外感邪气或疫毒,从皮毛或口鼻侵犯人体,使肺卫失和而发病。2. 正气虚弱,肺卫功能失常:起居不慎、寒温不调、过度疲劳皆使肌腠不密,肺卫失调。病机关键1、“非其时而有其气”(《诸病源候论》)。2、“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一、中医药预防今年冬春我市气候寒冷少雪,天气干燥,因寒而少雪宜生燥,燥邪伤阴,与风热毒邪极易形成温病流行而成疫,加强人群预防至关重要。(一)生活预防措施生活起居预防(1)“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及时增减衣物,以适寒温。(2)“食饮有节,不过不失” ,饮食要适时、适量、适温,少进食刺激之品。(3)“起居有常,行止适度” ,作息要有规律,多动、早睡。(4)“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保持心态平衡,祛除对流感恐惧心理。饮食预防1. 茶饮系列鸭梨(去核)、绿豆适量煮水代茶饮;莲藕、白萝卜、罗汉果各适量煮水代茶饮;葱白、白萝卜、香菜适量加水,煮沸热饮。薄荷、生姜、大枣(去核)各适量沸水浸泡5-10 分钟趁热饮用。桑叶、菊花、芦根各适量,沸水浸泡代茶频频饮服。2. 保健粥系列薄荷、带皮鸭梨、大枣(去核) ,加水适量,煎汤过滤。用小米或大米煮粥熟后加入薄荷梨汤, 再煮沸即可食用,平时容易上火的人可吃。百合、薏米、绿豆和小米或大米共同煮粥。3. 防燥小窍门若口鼻干燥较重,可以棉签蘸香油外涂,具有润燥的功用日常生活预防注意事项(1)保持手部清洁,并用正确方法洗手。(2)避免手部接触眼睛、鼻及口。(3)打喷嚏或咳嗽时应遮掩口鼻。(4)不随地吐痰,如要吐痰应将分泌物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5)有呼吸道感染症状或发烧时,应戴上口罩,并尽早就医。(6)若出现流感症状,尽量不要上班或上学。(7)如外出旅游途中或回程后出现发烧或类似流感的症状,要马上就医,并告知医生旅游记录。药物预防措施药物预防方1. 补气解表方。组成:党参 10 克苏叶 10 克荆芥 10 克适用人群:用于平时体弱易感人群。服用方法:将上 3 味药放入杯中,加500mL开水,加盖闷泡 30 分 ,代茶饮。2. 温中散寒方组成:生姜 10 克大枣 15 克防风 10 克适用人群:用于普通人群。服用方法:将上 3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