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参考2009 年第 2 期(总第 324 期)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政策研究室二零零九年十月十五日浦东新区科技创新促进政策体系对我区的启示政策研究室2008 年,浦东“创新经济”(包括高技术产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的总收入达到3100 亿元,同比增长 %。其中,高技术产业全年收入1680 亿元,同比增长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全年收入560 亿元,同比增长 20%。浦东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3%,提前两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浦东创新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是一套全面、灵活的科技创新促进政策体系。浦东科技政策在科技投入来源多元化、政策工具创新、 与资本市场紧密联结等方面的经验值得我区借鉴。一、 建立详细、可操作的政府科技发展金使用规则,增强科技扶持的主动性,给予中小型科技企业有效的支持浦东新区 1999 年建立了科技发展基金, 主要来自新区财政拨款。 2001-2006年基金预算总额为亿元, 2009 年一年的预算就超过10 亿元。跟据 2007 年 9 月 1日开始实施的《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管理办法》(浦府 [2007]183 号),基金的支持范围见附表 1。其中主要专项资金(包括《管理办法》出台后新设的专项资金)的支持范围、方式和力度见附表2。与我区的“泰达科技发展金”相比,浦东科技发展金在操作细则制定上具有如下两个特点,值得开发区参考。第一,建立针对项目的专项资金,鼓励产学研合作,增强政府科技扶持的主动性浦东新区科技发展金对行业共性技术联合攻关项目给予每项不超过300万元的资助;对软件和工业技术领域攻关项目实行与科技部、上海市两级创新基金申报评审并轨, 按规定给与资助; 对卫生、 农业和城建环保项目以及决策咨询项目也给与不同额度的资助。目前,开发区科技发展金中没有供企业按照科研项目申请的专项经费,只有科技项目匹配资金和贷款贴息,其他资助大都针对企业。项目扶持资金的缺位会产生两个后果:其一,科技扶持的主动性不足,不能按照开发区的产业规划和科技发展战略主动地控制技术研发的方向;以配套资金形式分配财政资源会使资源过度地向优势项目集中,有可能超过项目本身的资金需要产生“过度资助” ;其二,对科研院所与区内企业联合攻关没有针对性的鼓励措施。建议开发区设立专项经费, 对开发区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领域中企业的科研项目给予扶持,依据开发区的产业规划设立并定期更新重点鼓励的行业共性技术和科技攻关项目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