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海信集团国际化的成功经验与启示-国际贸易海信集团国际化的成功经验与启示王鑫新乡学院中国是全球家电制造第一大国,但在国际市场,有较强影响力的中国家电企业和自主品牌仍然很少。多年来,中国家电企业大多采取“OEM代工”和产品出口的方式开发国际市场, 真正以全球眼光布局国际化、 在国际市场持续打造自主品牌、在海外设立生产与研发基地的家电企业为数不多。然而,总部位于青岛的海信集团始终将国际化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来执行,很早就在内部达成了“海信的长远发展在海外”的共识。经过不懈努力, 海信在国际市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入选了由《中国企业家》 杂志社和中国企业家研究院联合评出的“2014年中国企业国际化20 强”,成为中国家电企业国际化的典型代表,其成功经验值得研究与借鉴。一、海信集团国际化的历程与成就(一)海信集团国际化的历程海信集团成立于1969 年,主要产品包括电视、冰箱、冷柜、空调、洗衣机等,拥有海信、 科龙和容声三个中国著名商标。海信的国际化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国际化初级阶段 (1985 — 1995 年)。海信从 1985 年开始涉足对外贸易, 但在这一时期还不具有自主出口权,依靠山东省外贸公司代理出口产品,产品出口以 OEM 为主,不具备大举进入国际市场的能力。国际化探索阶段( 1996 — 2005年)。在这一阶段,海信开始在重点市场布局,建立了一些海外销售渠道和生产基地。1996 年,南非海信成立,并建成在2 / 11 海外的第一个生产基地;1997 年,海信获得自主出口权,开始直接与海外客户接触; 2001 年,海信美国分公司成立;2002 年,海信开始在意大利建立全国性销售网络; 2003 年,海信成立澳州办事处,开始开拓澳州市场。在此阶段,海信在海外销售的产品多数不具有自主品牌。全面国际化阶段( 2006 年至今)。2006 年,海信确立了品牌国际化战略,成立了海信国际营销股份有限公司,构建了实力强大的海外销售平台,开始在海外大力发展自主品牌业务,进入了全面的国际化发展阶段。(二)海信集团国际化的成就目前,海信在海外建有4 个生产基地,设有 20 余个分支机构, 产品远销 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市场销售额占集团总销售额的约30% 。权威机构DisplaySearch的数据显示, 2014 年第一季度,海信已跃居全球第四大电视厂商,拥有 6.4% 的市场份额, 距索尼的 6.8% 仅一步之遥, 有望成为全球第三大电视厂商。值得一提的是,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