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国教育工会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师德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加强中小学师德建设是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全市数以万计的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教育工作者要从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二)市委、市政府一贯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多年来,我市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无私奉献,在师德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同时也必须看到,在市场经济和开放环境下,学校教育和师德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教师自身的思想素质、师德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少数教师存在着有损教师形象和失德违纪的问题,极少数教师存在着屡禁不止的师德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是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二、师德建设的基本原则(三)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师德建设中要树立“尊重教师,依靠教师,服务教师”的理念,把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结合起来,让教师充满活力有激情的工作,为教师的教学工作和生活创造良好条件。(四)坚持实效性原则。从当前实际出发,从社会关注的热点和共性问题入手,从教师的基本行为抓起,针对不同时期师德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提出具体的师德要求。在师德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上紧密联系教师工作实际,使师德教育更加贴近教师,更富有成效。(五)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在师德建设中不但要重视宣传教育,引导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还要注重教师师德行为的调控和管理,把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表彰奖励师德先进,违反师德“一票否决”。三、师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六)爱国守法、依法执教。爱国守法是对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广大教师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严格遵守宪法及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履行教师职责和权利。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不准有违背国家法律和方针政策的言行,不准宣扬封建迷信和歪理邪说。1.热爱祖国首先,教师要做一个坚定的爱国者。要从尽职责、尽义务等方方面面的小事做起,尤其是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要培养自己的爱国精神,要熟知祖国灿烂文化与辉煌历史,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要坚决捍卫国家尊严,维护祖国统一。要热爱人民,以百倍热诚报效人民。要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鞠躬尽瘁。其次,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要引导学生从小热爱祖国的锦绣河山、国旗、国徽、国歌;教育学生热爱家乡、母校、亲人、师友等等;使学生逐步了解和热爱祖国的光辉历史、灿烂文化,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要教育学生时刻牢记自己是中国人,是炎黄子孙,使他们懂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要教育学生关心国家大事,了解国家大政方针,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立志献身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教育学生刻苦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使学生懂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教育学生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尤其是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教育学生与任何形式的民族分裂行为进行毫不妥协的斗争。要使学生懂得爱国主义是与国际主义紧密相关的,使学生懂得,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是世界发展和进步的一部分,中国要与世界各国和平友好、平等互利、互相支持。要教育学生懂得爱国要从点点滴滴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热爱劳动,参加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