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浅谈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在实践中的运用浅谈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在实践中的运用 薛芸 摘 要 预算项目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建立全面法律规范、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而项目绩效评价是全面绩效管理的核心内容。为了加快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体系,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为经济进展提供有力保障,科学、合理地来利用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变得至关重要。本文就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项目支出评价体系在实际工作运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相应的完善建议进行阐述。 关键词 预算项目支出 事业单位 绩效评价体系 绩效管理 根据党的十九大“关于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决策部署,财政部 20XX 年发布的《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为绩效指标的相应构建明确了方向,而 20XX 年《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的印发更是为了适应预算绩效改革的深化,绩效管理的广度和深度的大幅度拓展能够满足实践工作的需要。虽然经过几年的探究,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实际问题,还需进一步的改进与完善。 一、项目支出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在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项目立项阶段 项目立項是确定一个项目的初期,是框架性的总体,为项目的审批和实施提供了依据。事业单位可行性讨论的准确性与单位性质特点的结合度及集体决策方面还需强化,项目绩效目标合理性中的预期产出效益具有短期性、重复性。体现绩效评价的指标过少,关键指标值不够清楚或指标不连贯,使有些项目难以分解和落实。对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的分析、实行的对策还不够专业。由于绩效评价涉及行业范围比较广,不同的评价对象应充分考虑本单位所在行业的特点等各项综合因素,结合社会经济的进展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 (二)项目实施过程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一个项目成败的关键在于项目实施的过程,这需要项目负责人的充分支持和各部门的团队合作,对项目各方面作出充分的实施准备及对风险的预判与控制。但有些项目的业务管理存在管理制度单一、财务监控有效性较弱、缺乏有效的监控措施或手段。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的衔接度还不够紧密,各项工作中的互动不足。风险的预估和对项目实施过程中主要风险点及规避措施关注度还需提高。 (三)基础管理工作 好的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必定离不开扎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