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浅谈鲁迅小说的英译特点浅谈鲁迅小说的英译特点 内容摘要:鲁迅作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其小说不仅为国人所喜爱,同时在英美等国也拥有广阔的读者。因此加强对鲁迅小说的英译讨论,有助于鲁迅作品的海外传播。在对鲁迅小说英译进行简介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内鲁迅小说英译讨论的特点。 关键词:鲁迅 小说 英译 特点 翻译是民族文学“走出去”进而成为世界文学的重要途径。翻译文学是这些形态中影响范围最为广泛的一种。美国著名比较文学理论家达姆罗什指出,“世界文学是因翻译而增色加分的作品”。因此,我们可以近乎肯定地说,翻译是民族文学跨越语言文化和时空障碍,成为世界文学的最重要的助推器。 鲁迅是新文学的奠基人,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自 1918 年在《新青年》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开始,鲁迅一生共创作了 33 篇小说,编排成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出版。鲁迅小说思想深刻,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现状,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先后被译成英、日、俄等 50 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阔的读者。但鲁迅小说译本最多的还属英文译本。根据现有资料统计,迄今为止共有 18 位国内外学者将鲁迅小说译成了英文,或发表于国内外报刊杂志,或以译著形式出版。鲁迅小说的英译便利了鲁迅小说和中国文化的世界传播。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许多国家都在进展自己本国的文化软实力以促进本民族文化的输出,因此在现阶段加强对鲁迅小说的英译讨论,有助于更好地翻译鲁迅的作品,促进鲁迅作品及我国文化的海外传播。 广义上,鲁迅翻译讨论既包括对鲁迅自身翻译实践和翻译思想的讨论,也应包括对鲁迅作品对外翻译实践与理论的讨论。后者不仅是“中译外讨论”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而且也是鲁迅学的一个重要讨论领域。《异域的体验:鲁迅小说中绍兴地域文化英译传播讨论》以鲁迅小说中的绍兴地域方言及文化为讨论对象,以小见大,考察了鲁迅作品英译所涉及的诸多问题。在鲁迅讨论陷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入“一种重复性、悖论性的状态”的今日,本书为相关讨论注入了新的活力,对鲁迅学和翻译学讨论都有重要启示。 当然,要考察鲁迅小说是如何通过翻译的媒介进入世界文学的,首先要了解世界文学的基本内涵。自 19 世纪 30 年代左右歌德提出“世界文学”的概念以来,众多中外学者都曾对其展开思考,相关讨论成果踵出。其中,达姆罗什“三位一体”的定义影响颇大。他认为,“世界文学是民族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