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深究国内外贸市场多元化现状的计量 一、政策及历史背景 多元化战略始于 1992 年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确立,并成为 1994 年前后出台的我国“大经贸”战略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被确立为我国外经贸进展的一项长期战略。 贸易多元化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市场结构已经产生了一些喜人的变化,在宏观方面的表现更为明显。 (一)贸易多元化,有利于抵抗地区贸易集团对我国外贸的负面影响欧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地区贸易集团的产生和进展会产生贸易转移效应,使得集团成员国与非成员国的贸易被集团内部的贸易所替代。我国目前游离于各主要地区贸易集团之外,从而成为地区贸易集团负面影响的首当其冲者。比如,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后,墨西哥对美国的纺织品出口就超过了我国。幸而我国的纺织品在世界其它国家的市场都很大,我国的纺织品出口才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所以,只有推行多元化战略,才能抵抗其它国家结成地区贸易集团对我国外贸的负面影响。 (二)贸易多元化当然也有利于分散风险和促进贸易的长期进展亚洲金融危险爆发以后,尽管我国的外贸环境随之恶化,但我国的外贸仍能取得一定的增长,就是最好的说明。 通过使用经济计量模型分析,对我国实行多元化战略的效果进行计量分析 ,将使我们对我国贸易多元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有更深的认识。 二、计量分析 首先,将我国出口地理方向分为美国、日本、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其它发达国家、非洲国家(除埃及)、香港地区、亚洲国家地区(除香港、中东国家)、欧洲国家、中东国家、拉美国家、大洋洲国家(除澳大利亚)15 个分方向。分别计算某一年我国对某分方向的出口额占该年我国总出口额的百分比,再求这一组 15 个百分比的标准差。这个标准差,就是衡量这一年我国出口地理方向集中化程度的指标。在下文中简称为“出口集中化指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标”。 同样可以计算我国的“进口集中化指标”。这里计算了 1986-1995 年中国、美国和日本历年的“出口集中化指标”和“进口集中化指标”,1996-1997 年中国的“出口集中化指标”和“进口集中化指标”。计算美国和日本的相应指标的时候,只要将原来中国对美、对日的分方向改成美国对华、日本对华即可。 以往用于衡量贸易地理方向集中化(分散化)程度的指标一般是对前 10 大贸易伙伴贸易占全部外贸的比重。这一指标并没有充分利用外贸的全部结构信息。而“出口集中化指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