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爱,让我们找到自己,发现对方,发现人爱,让我们找到自己,发现对方,发现人 朱光 在上海美琪大戏院上演的《百花亭赠剑》,作为第 21 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参演剧目,主打“现代美学理念引领的粤剧”,就是毛俊辉 20XX 年至 20XX年担任香港演艺学院戏曲学院院长的“教学成果”。我在演出前,于上海的香港广场与 72 岁的毛俊辉因《百花亭赠剑》而重逢,他依旧对我说:“《百花亭赠剑》还是围绕弗洛姆的《爱的艺术》展开……” 谢君豪视毛俊辉为尊师,毛俊辉视弗洛姆为尊师。文艺就是这样进阶的——第一步,看电视之余看舞台剧;第二步,看舞台剧;第三步,看舞台剧的同时看哲学书。在芸芸众小生中,能辨认出演技卓越的,那多半是舞台剧演员出身——细想那些叱咤影视剧的英国演员吧,个个都以回归英国国家剧院或皇家莎士比亚剧院的舞台为荣。在芸芸众舞台剧里,可以叩响灵魂、拨动心弦的那些戏码,不都是有些哲学意味的吗?严格说来,人本主义哲学家弗洛姆所著《爱的艺术》是本颇为“流行”的小册子,它是对古希腊文“哲学(Philosophy, Philo=爱,Sophy=智慧)在 20 世纪之后最好的延展。 因而,早在 20XX 年 3 月,我到香港演艺学院剧场看毛俊辉导演的音乐剧《情话紫钗》首演前,他迎面走来,边走边跟我说:“这部戏其实是探讨弗洛姆的《爱的艺术》”时,我心下一惊。当时,还没有看过融入粤曲的音乐剧,也甚少有中国导演主动谈及德国哲学家。所以,我临时无法想象《情话紫钗》这部有粤曲的现代音乐剧是如何诠释德国哲学家理念的。 从上海出发到香港演艺学院,遇到早年在美国获得戏剧艺术硕士、曾任香港话剧团艺术总监的毛俊辉,在期待其融入粤曲的音乐剧开演前,聊聊德国哲学家——在我 20 多年采访中国戏剧界的经历中,如此“折叠时空”的感受,还真是罕见。估量,这一感受与若干年前,香港演艺学院董事会为选择谁来做戏曲学院院长之际的心境相通——在一个中西文化交融的艺术院校,谁能引领中国传统文化且能让社会各界心服口服?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还是毛俊辉。毛俊辉在上海出生,香港长大,美国留学后回到香港,先任演艺学院戏剧表演系主任,后任香港话剧团艺术总监……他还学过 8 年梅派唱腔,对汤显祖的《紫钗记》尤为钟情,“特别感动于剧中人的一往情深,不惧生死。”他既有传统文化积淀,又游学西方…… 在上海美琪大戏院上演的《百花亭赠剑》,作为第 21 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参演剧目,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