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白族形成纵横谈白族形成纵横谈 我们现在所说的白族从哪里来?什么时候形成?怎样形成?学术界争论多年,见仁见智,至今尚无定论。笔者不揣浅陋,在前人讨论的基础上,结合近年的考古发掘,谈点不成熟的看法,以就教于同仁。 大理地区是孕育白族形成的摇篮 这里的大理地区是广义上的,指澜沧江和金沙江从发源地出发,分道远去后形成的三角形顶部地区,即今日的兰坪、剑川、洱源、云龙、鹤庆、大理、宾川、祥云、漾濞、弥渡、巍山等县市,因为在自然生态、考古发掘、文化形态,这一地区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尽管随着历史的进展变化,今日有的县白族的人口比例不算优势,但毋庸置疑,历史上,这一地区也是白族先民繁衍、进展的核心地区。 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逶迤南下,从 8844.43 米到苍山降至 4122 米而止,使大理处于世界屋檐之下。这里高耸入云的奇峰峻岭与四季如春的山间盆地交相分布。这些盆地平畴沃野、江河纵横、湖泽遍布,非常适宜早期人类在生产力低下、生产工具简陋的情况下取得食物,保障生存。 水和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不可或缺的最基本条件,白族先民所处地点正好是被称为世界黄金纬度的北纬 25°,这里本应是亚热带气候,但由于大理的高海拔、低纬度,加之位于喜马拉雅山雪域之南,印度洋、太平洋季风之北,这一环境使大理变成了冬不着袄、夏不挥扇、四季无寒暑,年平均气温 15.1℃,最冷的 1 月平均气温 8.5℃、最低气温-3.7℃,最热 7 月平均温度 20.3℃,最高气温 28.9℃,年平均降水量 1078.9 毫米,适宜人类生存的最佳环境。南诏异牟寻归唐以后,封五岳四渎,将苍山定为中岳,这一理念显示出大理将自己作为天地的中心。自然環境对人类繁衍和进展的影响,古今中外的许多学者都有过精辟的论述,史不绝书。 近百年的考古发掘也充分证明,大理地区的文明从数万年前的旧石器到新石器、青铜器、铁器一路走来,从未间断。澜沧江从西部穿越大理地区,金沙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江则从大理地区东部流过,两江包围的大理地区从北向南考古发掘近年来都有许多新的发现。 如怒江兰坪玉水坪洞穴遗址是澜沧江流域迄今发现的较早旧石器文化遗址。1989 年列入怒江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XX 年 10 月、11 月,云南省文物考古讨论所对遗址进行了正式发掘。证明玉水坪遗址是云南旧石器时代晚期最重要的遗址之一,出土石器近千件,骨器 4000 余件。经北京大学碳-14 实验室测定,为距今 2 万到 4 万年,属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