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百岁方观容教授的幼教之路百岁方观容教授的幼教之路 南京师范大学的老寿星方观容教授 20XX 年 7 月已达百岁,她把一生奉献给了幼教事业。1946 年她留学美国,就读于美国华盛顿天主教大学社会服务讨论所儿童福利系,系统地学习了儿童早期进展与儿童教育的理论,毕业后在美国勃拉夫儿童教养院从事儿童福利和个案讨论工作。1949 年回国,先后在上海、苏州等地的高校任教。1952 年秋,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她由上海震旦大学调进南京师范学院幼儿教育系,担任该系主干课程“学前教育学”的教学工作。期间,她还兼任南京师范学院附属五台山幼儿园首任园长。 在教授“学前教育学”课程期间,方观容教授与系里几位相同科目的老师组成了教学小组,共同备课。他们注意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一方面积极学习前苏联的幼儿教育理论,另一方面也十分重视了解、调查、讨论我国幼儿园的教育情况。方老师在教学中,对重要章节都要组织学生去幼儿园观察相关教育活动,并就教学内容和观察情况进行课堂讨论,提高学生对幼儿教育中重要问题的认识。她不仅组织学生去学院两所附属幼儿园观察、学习。还带领学生去不同性质的幼儿园观察、学习,并组织学生参观托儿所、小学,以了解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进展与教育情况。 学前数学教育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一直是学前教育学课程中的一章。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和讨论,方观容教授深感数学教育对儿童进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价值,遂于六十年代初,在全国高等师范院校率先开设“幼儿园计算教学法”课程,填补了高师学前专业课程中的一项空白。当时。有关儿童数学概念进展与教育方面的资料还比较少,她就深化附属幼儿园与班上老师一起讨论、探究。据原南师附幼孙后銮老师回忆:“方老师对幼儿园每一个年龄班所提出的教育目标、内容都十分明确,如 3 岁-4 岁的小小班,主要是让幼儿学习 1 和许多,感受 1 和许多之间的关系:4 岁~5 岁是学习 10 以内数的形成,理解数的实际意义;5 岁-6 岁学习相邻数,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多 1 少 1 的关系:6 岁-7 岁的大班,幼儿才进行 10 以内的数的组成与分解,以及加减运算的学习。在教学方法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上,她强调计算教育必须实行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和经验。同时她还要求老师在每次活动时,都必须为每位幼儿准备一份活动的材料,比如实物卡、点卡、数字卡,也可以提供一些小的实物,如纽扣、大粒的种子。有了这些材料幼儿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