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真情写作的伦理之美

真情写作的伦理之美_第1页
1/6
真情写作的伦理之美_第2页
2/6
真情写作的伦理之美_第3页
3/6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真情写作的伦理之美真情写作的伦理之美 眼前这本《一纸情深》的散文集,书的封面内页上写着:“这是一部真情灼灼的作品”,是写给读者明白晓畅的“情书”,作者“用真情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个真实、朴素、感人的故事”。翻读这部“情”之书,在那些动人的故事背后,我感受到的是流淌的人情之美。 “真”是文学艺术制造活动中的一个基本要求,但并不等同于事实之真,而是艺术之真、情感之真。马克思主义文论认为,艺术真实表现在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上,而不是自然主义的或抽象的真实,强调要“莎士比亚化”。对这一点作者深有体会,她在后记中写道:“‘真实’并不是要每句话、每个时间、地点都绝对地照相投影式的原生态,而是符合情感的真、本质的真,是写作者真情实意的表达”,真实问题的深层内涵是表现层面上的真实、主体内在情意的真实。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意识到散文文体中真实问题的特别要求,对此,作者有着自己的理解,她说:“这就要求散文作者的真实性。他的真实身份、真实经历、真实情感以及与他相关的真实人物与事件”,也就是说,散文在题材选择上,与其他文体有着不同。材料中的基本信息必须是真实的,不能虚构,不然就应该是小说了。作家三毛曾经谈道,自己可能只适合写散文,因为她不善于把自己的感情藏起来,而去虚构想象出一大篇故事来。可能散文家与小说家在气质上就不太一样吧,当我看到作者写道:“散文是独白的艺术,是作者自述的艺术;当散文侧重抒情时,散文就是作者的独白,当散文侧重叙事时,散文就是作者自述。”[1]我理解,这本散文集是出于作者的本心真情之作。 从人类活动的意义上看,真情并不是纯粹的自我内省的产物,真情的要求是在处理现实关系中具体表现出来的,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并不是抽象的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2],在社会生活中,真情的表现有其必定性的要求,也带上了民族文化心理属性。 对文艺中表现真情的论述在中国文论中是一个影响深远的传统。从《诗大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序》的“诗发乎情”,到《文赋》的“诗缘情而绮靡”,《沧浪诗话》的“诗者,吟咏性情者也”,再到近代王耕心的“文心之源,亦存乎学者性情之际而已”,这并非说中国人追求感情化的生活,而是因为“情”被看作是整个社会生活的基础。近代学者沈砺指出:“古之作诗者,始于家,继于乡于国于天下,由近以及远,由著以及隐,托物起兴,而达人情之难言,非漫焉而已也。”情感往往是从家庭日常中生发而逐渐弥散...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真情写作的伦理之美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