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第三新人派经典小说《幸福》解读第三新人派经典小说《幸福》解读 摘要:安冈章太郎早期的大部分作品取材于自身经历,并以自虐式的幽默风格描写的短篇小说为主,被看作是战后第三新人派作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幸福》叙述了作家少年时期一段遭遇,情节离奇波折,描写细腻深刻。作者通过对故事中人物的心理描写与情节铺开主辅两条线,借对客观世界的叙述来烘托出主人公的主观世界的变化。本文从小说的写作特点和小说的结构布局以及写作手法入手,指出了《幸福》之所以被人们接受与赞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摆脱了私小说单调的陈式,并以穿越时空出奇制胜的结尾,最大限度地留下了悬念,让人们去思索,去融入他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私小说;第三新人派;幸福;感受性 一 在二十世纪浩如烟海的日本文学作品中,绽放出一朵光彩夺目的奇葩。它就是被人们称之为“第三新人派”安冈章太郎的短篇小说《幸福》。《幸福》让我们读到了来自第三新人派作家一种与众不同的感受,细腻而深刻。让我们去思考故事背后的幸福,去捕捉比字面更深邃的含义。 安冈章太郎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日本文坛上出现的一位作家,与吉行淳之介、庄野润三、远藤周作一起被称为“第三新人派”作家。他的早期作品多半以描写落榜生、差生和弱者的生活感情曲折的短篇小说为主,他将自己的目光始终投射到“那些难于溶入社会的劣等者身上”[1]。代表作品有《坏伙伴》(1953年)、《阴郁的欢乐》(1953 年)、《海边的光景》(1959 年)等,安冈作品世界的现实性乃是作家以自身体验的真实性为基础,用细腻的笔法描写了战后日本年轻一代精神上的不幸和苦闷,表现那一代人在心理上处在从战争年代向和平年代转换的过渡期。某种程度上其作品继承了私小说(私小说又称心境小说,作者常常以第一人称进行创作,描写个人身边琐事和心理活动)的传统,然而又有别于私小说孤立地描写个人身边琐事,虽然在思想性方面不及战后派作家那样深刻,但在创作手法上却自有独到之处,尤其在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的感受性方面,他以细腻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的笔触袒露人物的内心世界,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读来叫人折服。 二 小说以作者儿时的回忆为起点,首先引出“道草を食う”(指旧时小孩子帮父母去买零碎东西时的途中耽搁、玩耍)一词,叙述已经过了“道草を食う”年龄的安冈,很不情愿地根据母亲的吩咐去车站帮叔父购买返程卧铺票时所碰到的遭遇。情节一波三折,富有戏剧性。 作者“我”是一个沉湎于幻想、富有同情心的少年。那天,当他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