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构全新的物理学习评价体系的思考《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试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在“关于构建新的评价体系”中写道:物理课程应该改革单一的以甄别和选拔为目的的评价体系,在新的评价观念指导下,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结合,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提高和教师的不断进步。如果没有学生学习评价方式的根本变革就不会有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课程改革就不可避免地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中学物理教师如何对学生的物理学习作出评价是物理课程改革的关键,每一位中学物理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探索全新的物理学习评价体系。1传统物理学习评价的误区1.1评价即测验即考试提到学生学习的评价,很多人立即联想到考试和分数,足见以往评价对学业成绩的重视和评价方式的单一。实际上考试和测验是教育测量的具体手段,而评价与测量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测量是测量者排除主观因素的影响,采取某种方法和途径,了解客观事物的特点和规律的过程。评价是评价者以测量的客观结果为依据,根据事物的性质、特点和功能是否满足人的需要而对客观事物作出的带有主观色彩的价值判断的过程。传统的物理学习评价就是以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掌握为中心,由考试对这种掌握的结果进行的一种测量。1.2评价即甄别即选拔提到学生学第1页习的评价,很多人立即想到将学生按考试分数从高到低排成一定的顺序并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等级,足见传统的评价的甄别和选拔目的的明确性。评价作为价值的判断当然具有甄别和选拔功能,但是如果学校对学生的评价的目的仅仅是评价和甄别的话,必然按学生的知识习得进行排序分等,使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为了排序的需要必然强调评价的客观性,因此过于重视纸笔测验,强调量化成绩,排斥其它考查方式和质性评价的方法,不能全面地衡量学生的水平;另一方面由于过份强调评价的客观性,只注重学业成绩的考查,忽视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考查,忽视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此外由于甄别和选择的需要强调测验的区分度,不可避免的在测验中会出现过份强调概念的严密性、追究知识的细枝末节和故意设置误区导致学生犯错误的偏题、难题、怪题,使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畏难情绪,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走出传统物理学习评价的误区,构建新的物理学习评价体系必须在评价的目的、评价的主体、评价的内容、评价的形式上做根本的变革。2.1评价目的的发展性学习是学生主体不断自我建构的过程,学生只有在想知道想做的基础上,才能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评价就是要“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第2页需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评价都能看到自己在发展过程中的长处,增强学习的信心”(《标准》语),评价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把评价作为提高学生学习欲望的资料和增强学生学习信心的资料,因此物理学习的评价应基于如下观点:(1)评价不单纯让学生知道“他知晓什么”,也要让他知道“他能做什么”。如果学生在解释坐在运动的汽车上看近处的物体向后运动而看远处的物体向前运动时说:不管物体远近都向后运动,这是因为人以汽车为参照物观察的结果。我们不应当认为学生是错的,其实他已经掌握了运动的相对性,只是他没有注意观察远处和近处物体的不同而已,我们应当告诉他:你对运动的相对性掌握的不错,但是远处的物体真的是向前运动吗?试一试,你会有新的发现!我们告诉他的信息是:他掌握了知识,但对这一问题他还要做的是观察和研究,而且还告诉他能做。(2)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新奇性和独特性,能从多样的认识观点进行评价。知识的掌握是通过学生的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实现的,个体知识建构的方式是各不相同的,新的评价要以多样化的认识观点来评价学生个体独特的认知方式。我们曾经非常强调每一类题目的解题步骤的规范性,有的教师甚至把不按步骤做即使做对的也要判错,为什么我们不能允许多种思维方式的存在呢?(3)评价学生参与物理学习的欲望和参与状况,重视优点和可能的行第3页为化,并由此提高学生学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