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股权结构、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绩效讨论综述股权结构、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绩效讨论综述 摘要:多元化经营一直是理论界与实务界讨论的焦点,本文对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讨论进行了综述。从多元化经营战略制定与实施的深层次影响因素——股权结构进行考察,代理理论对企业维持价值减少的多元化行为进行了解释,认为多元化是管理者以牺牲所有者利益为代价而追逐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结果。我国关于股权结构与多元化经营的实证分析刚刚起步,对这一领域的讨论还有待继续探究。 关键词:股权结构 多元化经营 企业绩效 代理理论 一、引言 关于多元化经营的含义,在国外以往的讨论文献中主要包括市场多元化、产品或行业多元化和资本运营的多元化。目前国内关于多元化经营的实证讨论基本针对的是第二种解释,即行业多元化。所谓行业多元化是指一家企业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行业从事经营活动,同时向不同的行业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通常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是基于以下原因:最大限度地利用市场机会,猎取最大利润;充分合理地利用企业资源,发挥企业能力优势;分散企业经营风险,保持企业取得稳定收益;实现企业持续稳定地成长,摆脱某一种产品市场的有限性对企业进展的限制以及增强企业竞争实力等。从西方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实际情况看,在 20 世纪 80 年代以前,企业曾热衷于多元化经营,大肆并购与企业主业不相关的业务,但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许多企业在实施多元化战略尤其是不相关多元化战略时因资源配置过于分散、运作费用过大、产业选择误导、人才难以支撑、时机选择难以把握等弊端而陷入了“多元化陷阱”。因此,许多原先实施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大刀阔斧地进行了资产剥离重组,削减规模。同样的情况也在我国出现,20 世纪 80 年代末、90 年代初也曾经掀起了多元化经营的热潮,许多企业都热衷于实施多元化经营,从而大举进行相关和非相关的并购重组。但在 90 年代末,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重视强化主业、削减副业的业务重组,特别是巨人集团、德隆集团和三九集团因多元化失败后,这种趋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势更加明显。现实情况使得人们不得不思考多元化经营到底会对企业绩效带来怎样的影响。本文首先从多元化经营的结果,即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讨论开始展开综述,然后再追溯多元化经营的原因,从公司治理的角度,依据代理理论,对国内外文献关于股权结构与多元化经营的相关讨论进行综述,并得出相关...